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毛乌素沙地植物沙柳的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本研究于2019年生长季,利用气体交换技术与连续原位荧光监测同步测量的方法,对环境因素(诸如温度、湿度、光强等)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尝试建立基于叶绿素荧光技术光合速率模型,对了解沙柳净光合速率以及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沙柳光合速率的预测提供参考,以便为日后光合速率简易测量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在20%-80%的相对湿度范围内,沙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升高,整体上湿度-光合曲线呈对数函数型。叶片的温度在28℃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沙柳进行光合速率最适温度在25-30℃之间,温度-光合曲线呈抛物线形。沙柳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2.4μmol?m-2?s-1,最适光强(PFD)在1144μmol?m-2?s-1左右。二氧化碳浓度同样会影响沙柳净光合速率,当CO2浓度达到1126.3μmol?mol-1时,光合速率到达峰值。(2)对叶绿素生长季变化趋势分析,沙柳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35-60 SPAD的范围内,沙柳的各荧光参数在整个生长季多为单峰曲线形变化趋势,且波动较大,各荧光参数在完全展叶期日均值较大。沙柳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与荧光参数的生长季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均不具备显著相关性。(3)沙柳净光合速率(Pn)与热耗散速率(Kv)和非光化学淬灭参数(NPQ)呈正相关,与光化学淬灭参数(q P)呈负相关,但均不具备显著相关性(P>0.05);与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呈显著正相关(P<0.05),基于各荧光参数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关系建立光合预测模型P预测=0.1*ΦPSⅡ*PAR*0.5*X,X因子表示物候特定的光能吸收率,不同月份的预测模型校验系数R2均大于0.8。运用RBF神经模型验证各荧光参数组合预测净光合速率的准确性,实验组集相关系数R2=0.99,模型能较好的估算光合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