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纳米颗粒与薄膜耦合的纳米光学天线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纳米金属颗粒对入射光的电磁响应形成的局域场增强,可以调控荧光分子或量子点源的荧光辐射,这是纳米光子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金属纳米颗粒对激励场进行高效地耦合与高度地局域化,使颗粒表面自由电子集体振荡形成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SP)。本文设计了菱柱形和椭圆盘结构的纳米光学天线,在入射光照射下产生的LSP共振来实现纳米颗粒表面的电场增强。同时该光学天线能改变结构附近的荧光分子或量子点的电磁局域态密度,从而增强其辐射特性。纳米光学天线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成像、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生物传感器、光谱增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首先概要地介绍了纳米光学天线的发展进程,然后系统地介绍表面等离子体、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理论以及二能级原子系统的荧光辐射机理和其他有关天线辐射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有非常强的场增强纳米光学天线,最后分析其不同偶极子共振模式下金属颗粒表面的电荷分布。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的LSP,表面电荷容易聚集在颗粒尖端形成热点效应,从而产生较强的近场增强。首次设计了具有菱柱形状金属纳米颗粒的光学天线,经FDTD solutions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得出最大的近场增强至250倍。然后调整菱形长轴的夹角,分析出了每种结构下的电场分布。为了获得电偶极子最强的Purcell因子,将其放置在靠近菱形尖端处,分析其辐射方向图和局域态密度。为了解释我们设计的菱形纳米结构获得较强场增强,将该纳米光学天线近似为经典微带天线,用传输线模式理论计算出该结构的辐射损失电阻,从这一角度来解释该天线相比纳米立方体颗粒组成的天线具有较强的近场增强。2.分析了菱形纳米颗粒偶极子共振模式下其表面的电荷分布,随着入射光的偏振角度不同,可以使纳米颗粒激发出不同取向的偶极子共振模式。利用FDTD solutions进行仿真分析出不同模式下颗粒表面的电荷分布情况。这也进一步表明电荷倾向于聚集在颗粒边角处。3.设计了椭圆纳米盘与银薄膜耦合的纳米光学天线,通过改变椭圆的长短轴之比,计算出了每种尺寸的纳米结构的散射截面,并仿真分析了在共振波长下激发的偶极矩和四极矩共振模式的近场电场分布。
其他文献
社区发现技术可以挖掘网络中的子结构,是了解和分析复杂社会结构的宝贵工具。通过社区发现技术可以揭示原始网络中隐蔽的社区结构,从而分析复杂网络的潜在特征。社区发现的主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社会就业和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普高热”、“升学热”不断升温,人民对选择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海草床是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衰退问题。导致海草衰退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2013年对中国海草分布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海
针对ZnO/Zn1-xMgxO多量子阱(MQW)结构,考虑内建电场的作用,重点讨论MQW结构阱间耦合、尺寸和三元混晶效应对电子子带间跃迁光吸收的影响.利用有限差分法自洽求解导带中电子的薛
目的:了解沈阳师范大学师资储备人群的学习动机现状,并从人口学特征、社会心理因素、健康状况等方面研究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优化师资储备人群学习成效、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我国铁路四通八达,遍布各地,不仅是国民长途出行也是货物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而日益增长的经济给铁路运输带来了极大考验。除了火车提速,研究如何提高运输效率也是一个方向,
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上的数据信息资源出现大规模的爆炸式增长,在用户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快捷、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各种数据安全问题应运而生,对用户的信息安全
胶囊网络可以将输入图像的特征信息编码为胶囊,并通过随机路由算法获得低层胶囊中部分特征到高层胶囊中整体特征的特征组合映射,其中随机路由算法由迭代循环的方式来实现,高
三维集成成像技术具有观看无视觉疲劳且不需要辅助设备等优点,是一种新兴的裸眼3D显示技术。在立体图像研究领域,集成成像技术是科研学者们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人们通过集成
人类面部行为的研究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和心理学以及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相比面部表情的表达类别,面部动作单元能够更为全面的表述人类面部行为。当前的面部动作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