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应性增容剂,特别是梳形共聚物,可以显著改善不相容聚合物间的相容性,降低界面张力,增强界面粘结,从而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然而,这类梳齿形增容剂一般由溶液法制备,过程复杂,且合成的梳齿形增容剂增容对象单一,不适用于大多数不相容共混体系,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简易的增容策略,即选择一种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线形分子作为主链,与两种具有可反应基团的不相容聚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利用官能团之间的化学反应使两种不相容聚合物接枝在线形主链上,原位生成双梳齿形聚合物。该梳齿形聚合物的双接枝链分别与两相高分子物理缠结,能够稳定存在于界面上,有效降低界面张力,增加界面粘结力,细化相区,实现对不相容共混体系的高效增容。本论文选择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共聚物(SG)作为线形主链,其主链上无规分布着环氧基团,并研究了该方法对三种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不相容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主要内容为以下三方面:1)反应性共混增容PC/PLLA:聚(L-乳酸)(PLLA)具有端羧基,聚碳酸酯(PC)具有端酚羟基。因此,它们可以在熔融共混过程中通过与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接枝到SG分子链上,从而原位地生成双梳齿共聚物。研究发现,增容剂的加入能够大大减小分散相的尺寸,提高界面粘结,改善共混物组分间的相容性。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同组分链末端官能团与SG之间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可以通过投料比的变化制备具有不同接枝链结构的梳形分子,考察增容剂结构对增容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度对称的双梳齿形共聚物更利于平衡两侧应力,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发生迁移,能够稳定存在于两相界面上,提高共混物组分间的相容性。PLLA:SG重量比为10:1的LG10%在PC/PLLA(50/50)共混物中具有最佳的增容效果。2)反应性共混增容PA6/PBT:尼龙6(PA6)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同样是具有反应性端基的不相容聚合物。因此,采用相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结构增容剂对PA6/PBT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由于反应活性差异,PA6/PBT共混体系和PC/PLLA完全不同。PA6含有两种与环氧基团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端基:胺基和羧基,与过量环氧基团反应易导致交联,因此PA6与SG预接枝生成的共聚物AG的增容效果差。PBT虽然也含有两种反应性官能团,但醇羟基与环氧基团的反应活性较低,因此PBT与SG不会发生交联。当共混物中加入其他接枝链结构增容剂时(AG除外),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大大减小,并且材料的韧性和强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3)反应性共混增容PC/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虽然不具备反应性官能团,但可以采用简单的熔融接枝方法将丙烯酸引入到LDPE链上,制备出丙烯酸接枝的LDPE(LDPE-g-AA)。由于LDPE-g-AA带有能够与环氧基团发生反应的羧基,PC带有端酚羟基,有望通过熔融共混将LDPE和PC原位地接枝到SG主链上,形成接枝链分别为LDPE和PC的双梳齿形分子。该双梳齿共聚物稳定在界面上,从而实现对体系的高效增容。通过改变加工条件,系统地研究了增容剂对共混物体系增容效果的影响,并证明双梳齿形共聚物的存在对共混物的增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