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肝素涂层与未涂层长期导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导管相关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明确肝素涂层导管是否更有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留置长期导管的患者60例,按置入导管类型分成肝素涂层与未涂层导管两组,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置管部位及生化指标(凝血功能、血小板等)。置管术后3个月复查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每三个月记录两组出现导管功能不良的导管例数、导管功能不良人群的累计溶栓次数及累计血透次数;每三个月定期行颈静脉彩超检查,记录两组附壁血栓形成、导管尖端周围血栓形成的导管例数及导管尖端位置情况;在置管1年内记录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情况、滴注溶栓导管例数及溶栓通畅情况。比较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方面的差别。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构成、置管部位、血红蛋白、白蛋白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前与置管3个月时的两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2.置管术后3个月附壁血栓形成率方面两组有统计学差异(38.71%,79.31%;P<0.05),两组在其它时间段的附壁血栓形成、导管尖端周围血栓形成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置管术后3个月内两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12.9%,37.93%;P<0.05)、导管功能不良人群中两组溶栓率有显著差异(3.36%,9.67%;P<0.05),其它时间段两组无明显差异。4.一年内两组在感染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肝素涂层导管使用安全。2、肝素涂层导管在置管术后3个月内优于未涂层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