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情境下基因检测的伦理学探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遗传疾病对个体和人群健康长期而严重的影响,加之多数遗传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干预手段,通过基因检测适时地开展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大量单基因疾病及诸多常见病的遗传基础被发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及公共卫生实践中各类基因检测和筛查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疾病突变,显著地促进了疾病诊疗,有益于家庭的生育决定及人群的整体健康。然而近年来,兴起了众多医学检测之外的基因检测产品和服务,不经过医学专业的指导和卫生部门的监管,通过广告宣传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传统的医学检测和筛查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健康收益的同时,存在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新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在此基础之上又引发了诸多社会争议及伦理和监管问题。本文从生命伦理学视角出发分析这些问题,为降低检测应用的潜在技术风险、并充分发挥其益处,为不断进展的遗传学又好又快地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去做一些基础性的探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在简要介绍基因检测的技术背景、明确基因检测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检测发展和监管的大致状况,归纳了检测筛查面临的伦理问题。在梳理了主要伦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应于基因检测的伦理学理论及原则,提出了评价基因检测决策的伦理准则。在对基因检测决策进行伦理学论证时,依次从个体、家庭和人群与社会层面对检测和筛查所引发的相关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在个体层面辨析了检测的风险/收益,明确了检测的临床标准,指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存在的潜在风险,解构了个人自主性与避免伤害之间的张力;在家庭层面重点权衡了父母的生育自由与后代权益之间的潜在冲突;在人群与社会层面总结了公共卫生筛查的合理性标准,探讨了理论与现实层面筛查的知情同意与强制之间的张力。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分析了检测筛查结果告知与隐私保护的相关问题、检测筛查技术应用的公平问题及基因歧视、污名化与包容的道德等伦理问题。由于遗传伦理学是一个刚刚兴起的交叉学科性质的生物伦理学分支,本文希望跨学科地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原则分析检测技术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人们跨越专业壁垒、意识到技术对社会伦理规范的影响。这一跨学科的尝试也将有助于人们在充分施展技术正面效应的同时,通过适时适当的监管驾驭技术、降低技术风险并更好地促进民众健康。
其他文献
从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体制来看,困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人才的稀缺已成为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小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是
2002年我国航空公司兼并重组以来,民航业稳步快速增长,到2006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排名全球第二,我国已经成为了航空运输大国。2012年,我国航空公司共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5025.74亿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全球新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国内的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快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面积”这个概念,似乎大家都很清楚;想一想,也似乎很直观,但是,要用语言说一说,反倒“说也说不清楚了”。教材中说:物体的表面或者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维基百科说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我国基础设施融资改革和公共服务领域方面有一个新型模式逐渐兴起——PPP模式,即政府与私有资本间的合作。本文从PPP模式的概念出发
在目前的BRATUMASS系统探测机制下,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当空间目标紧邻时,将会在系统谱线上相互干扰.这对于本身是弱信号的目标回波来说,干扰直接影响后面的散射背景电平的提
为了提高变电站内温湿度监测水平,基于树莓派嵌入式系统和Java语言开发了一种温湿度远程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包含客户端、服务器、温湿度测量模块三层硬件架构,客户端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