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缘预测的水下传感网数据感知与获取的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013w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蕴藏着宝贵资源的海洋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是维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水下传感器网络(UWSNs)技术以及设备发展迅速,水下物联网设备在能源勘测、环境指标检测、军事监视和灾害事件监测等方面已经被广泛应用。海量的水下数据传输至到云层处理和分析已成为主流的处理模式,云计算已成为一个主流的计算范式。然而随着海洋终端设备的急剧增长,UWSNs也随之进入了信息量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当底层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需要传输至云层时,由于水下环境敏感复杂且数据传输需多种异构设备协助,造成传输功耗大、延迟高以及不能及时响应需求等问题,因此水下传感器节点的数据获取面临着不可小觑的挑战:1)水下声波通信的能耗问题一直是重点研究的难题,并且声波通信会导致多径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数据延迟等问题,从而造成无法成功获取水下数据。因此如何能有效地减少水下声波通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2)大量物联网设备使得集中式云计算难以满足复杂的水下环境的需求,异构设备数据传输量增加了带宽的压力,造成请求服务/访问的时延增大,使得集中式云计算已经逐步向分布式边缘计算发展,需要更加靠近底层的设备支持。3)传统的水下数据收集大多利用多跳路由或者水下机器人(AUV)协助遍历采集,能耗延迟大,而现存的预测传输方案无法针对不同设备提供差异化的方案支持,造成预测误差大,节点数据重传时造成能量损耗。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引入分布式边缘计算承担部分云计算压力,提出基于边缘预测的水下传感网数据的获取与感知方案,实现将水下数据声波通信传输部分转换成数据预测传输,从而减少声波通信所带来的能耗。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针对底层传感器节点与AUV之间的数据获取,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指数平滑算法的第一级双向数据感知预测模型,双向预测是由传输双方同时执行预测算法,传输方负责校对,旨在实现在底层节点存储能力低、计算能力弱的情况下,保证算法简易执行的同时,预测结果有较高精确度。2、针对AUV与边缘汇聚节点之间的数据获取,由于边缘设备的计算能力以及存储能力较强,因此构建了基于扩展的卡尔曼滤波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算法的第二级双向数据感知预测模型,旨在实现AUV节点的利用最大化,提高数据预测的准确度。3、针对边缘层预测水质数据的问题,构造了一种基于LSTM与BP神经网络组合的预测框架,旨在实现基于边缘设备的强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质数据的准确性,及时响应底层需求,减少云层传输的时延。本文通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实验表明所构建的基于云-边-端设备的预测获取数据机制,大幅减少了数据声波通信传输过程所消耗的带宽和时延,同时表明本方案在保证数据传输准确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传感器能耗,并能够及时响应底层需求,明显优于已存在的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春节文化中的主题元素,构建春节文化主题元素的提取模型,挖掘提炼出具有识别性的设计元素,结合具体设计实践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以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法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各种装备的应用越来越广,市场对装备设计周期与设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闭式双点压力机广泛应用于钣金零件的冲压成型,是机械装备中一类重要的大型
"1+X"语文课程的提出体现了语文教学从教学思维走向课程思维的一种应然趋势。这一课程架构要得以科学合理的落实实施,必须从基于语文学理的课程思想、基于"语文+"的课程设计
<正>素质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此探索并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形成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中学数学研究和改革的
为了能够准确的描述焊接接头材料力学性能不均匀分布规律,本文针对焊接接头材料力学性能不均匀性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用户自定义材料(UMAT)模块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正>较长时间以来,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下查一级"和"同级监督"两种方式中,"下查一级"的监督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外部监督力度的加大和金字塔形组织架构中上级行审计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观念正在发生改变。现今市场冷冻生鲜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生
进入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发展迅速,支付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移动金融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主导模式。作为农村城镇重要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在满足人们金融服务需求发挥
自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持续加强导致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不断上升,而化石燃料中含有丰富的氮素。燃烧使化石燃料中封存的氮素重新进入了大气圈通过沉降的方式进入生态系统。大
钒合金是以钒为基体通过添加4wt%Cr和4wt%Ti形成的单相固溶体,由于具备良好的低活化特性以及优异的抗辐照损伤性能,因而被作为聚变堆包层部件的候选结构材料。钒基合金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