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我国有普通高校1731所,其中地方所属高校1394所,占总数的80.53%;从教师人数看,地方高校教师占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总数的73.89%。所以,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决定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地方高校与“211工程”、“985工程”高校比较的视角下,探讨了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文章共分4章。
第1-2章介绍了选题的有关问题,还介绍了有关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如场论、目标一致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和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3章通过对我国地方高校与部委高校专任教师职务情况、学历情况的比较,指出了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培养、使用、工作考核和评价、流失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这些原因从大的方面分为国家层面的原因和地方高校及高层次人才自身的原因。其中国家层面的原因包括“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巨额投资使重点高校和地方高校的差距愈拉愈大;地方高校在国家实施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中被边缘化;扩招使地方高校不堪重负等。高校和个人层面的原因包括人、财等管理要素方面的原因和学校文化方面的原因。
第4章,提出了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走出困境的对策,包括合理调整宏观政策,如国家适度支持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加大对高校人才工作的投入,建立不同高校的分类评估标准;地方高校准确定位,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坚持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用特色凝聚人才;加强地方高校内部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强校理念的培育,想方设法加强投入,建立“利益留人”机制,正确处理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关系,激发成就感,强化工作本身的激励作用,加强梯队建设,形成事业合力,增强心理归属感,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等等。
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对地方高校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