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下夏季南亚高压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四套现代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MERRA(1/2°× 2/3°)、MERRA-2(0.5°× 0.625°)、ERA-Interim (1.5°× 1.5°)、JRA-55 (1.25°×1.25°),以及中国气象局752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资料对1979-2015年夏季南亚高压两种模态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了青藏高原增暖对南亚高压强度变化的影响,并对南亚高压青藏高原型和伊朗高原型相对强度变化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增暖显著,作为夏季南亚高压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青藏高原增暖在200 hPa激发的Rossby波列向北传播,主要响应表现在高原以北的蒙古地区附近,其上空南亚高压的强度变化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2)夏季南亚高压活动最显著的层次是200hPa,季节变化最显著的月份是7-9月,气候平均态存在两个明显的环流中心,位于70°E以东的反气旋环流称为青藏型南亚高压,位于70°E以西的反气旋环流称为伊朗型南亚高压。青藏型南亚高压的中心存在显著的北移,而伊朗型南亚高压的中心存在显著的南移。(3)夏季南亚高压青藏高原型和伊朗高原型的垂直结构差异明显:青藏型位势高度整体有升高趋势,以200 hPa为界主要呈现上层变冷,下层增暖的现象。而伊朗型位势高度在500 hPa以上均呈现一致的减弱趋势,以200 hPa为界主要表现为上层增暖,下层变冷。因此,在讨论夏季南亚高压变化时需要对两种模态分别考虑。(4)南亚高压两种模态之间的相对强度变化存在一种振荡关系。青藏型(伊朗型)强年,850 hPa季风槽东伸(西退),与200 hPa偏东(偏西)的对流层上部槽共同作用,热带气旋平均生成位置偏东(偏西),平均强度偏强(偏弱),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较弱),在东南(偏东)气流的引导之下,盛行西北行(西行)路径,台湾地区(海南地区)热带气旋活动活跃。
其他文献
在迈进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已经从最初的企业和企业的竞争,转变成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的相互竞争。企业开始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纷纷
由加拿大妇产科医生协会(SOGC)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指南综述了关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和产科管理的相关证据,评价母婴的短期和长期结局,包括先兆子痫、剖宫产、将来患糖尿病和其
做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曾国藩说:“做人要收敛。”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苦而不言,喜而不语。苦而不言不是要你打断牙和血吞,什么亏都吃下去,而是少抱怨,学会吃一点无伤大雅的亏
期刊
艺术设计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我国的艺术设计产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区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连
近年来,对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理论的研究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不仅由于该理论在无人飞行器、机器人、传感器网络等诸多实际应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也因为其具有鲁棒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等许多传统的、集中式的控制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作为该领域的基础问题,旨在利用智能体之间局部信息的交互来实现全局状态的一致。在动态系统中,收敛速度作为评估控制系统性能的重
背景自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先后出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和禽流感(influent virus A- H5N1,H5N1)的流行以来[1],国内外不断有新
蛋白质赖氨酸修饰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类修饰,发生在蛋白质翻译完成后,在蛋白质赖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不同分子基团或小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赖氨酸修饰影响蛋白质的结构、
近年来研究表明,食管酸刺激可诱导气道产生神经源性炎症,目前认为食管与气道间存在迷走神经介导的“食管-支气管反射”通路。除了盐酸,其他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溶液刺激食管是
分幅变像管是利用变像管技术实现脉冲选通、光电转换和图象增强的一种具有较高时间分辨本领和二维空间分辨本领的高速诊断设备,常被应用于亚纳秒范围内瞬间物理现象的探测研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缅甸前往我国台湾地区升学,并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返回缅甸寻求发展的密支那侨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历史文献、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密支那侨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背景,了解他们前往我国台湾地区留学及返回缅甸的动因、途径和过程,呈现他们回到缅甸以后的生存现状,分析其跨国移动行为背后的动机和脉络,最后回归于密支那侨生基于其社会化经验,形成的多元性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