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6年国内股权分置改革,2007年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到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再到如今的经济逐渐的复苏,我国经济大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金融机构要想对企业进行准确的信用评价实属不易。尤其在我国,对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晚,众多国际上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十分困难。而在众多信用评价模型中,本文选用直接利用证券市场的统计数据和公司的财务报表对信用风险进行预测的KMV模型,这样使信用评估与我国资本市场紧密结合,对我国近几年信用风险管理的完善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文应用KMV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并检验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和预测性。基于这个主题,本文第一章首先针对信用和企业信用能力进行相关概念的界定,提出信用评价研究的必要性。接着在第二章回顾现有的国内外关于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和相关文献,并比较它们之间的优劣,进而得出本文选择KMV模型进行信用评级的原因,并介绍其理论基础。第三章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KMV模型进行对比实证研究,检验该模型的有效性以及预测性。基于以上研究,第四章将总结研究的结论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并提出研究的相关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建议,并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与创新:第一,本文对模型的违约点进行了调整,使模型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更大的适用性。第二,修正后的模型具有很强的有效性,从多角度进一步证实和深化了之前国内对该模型的研究。第三,修正后KMV模型的预测效力还是比较弱,预测性并没有完全得到中国资本市场上数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