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保障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是无公害农业发展的技术保障之一。本文通过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新型植保机具卫士-16喷雾器使用技术的研究、秧田一次用药持续控制多种虫害技术研究等系列试验,结合我省目前水稻的用药水平,提出了无公害水稻生产病虫害治理化学防治体系,为水稻的无害化生产执行标准、生产规范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无公害农药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药剂筛选试验表明:每667m~2用45%脒鲜胺EW 30ml防治稻瘟病、每667m~2用5%氟虫腈SC 30ml或每667m~2用5%氟虫腈SC 20ml,加每667m~2用8%三唑磷EM180 ml防治二化螟、每667m~248%毒死蜱EC 70 ml或每667m~2用5%氟虫腈SC 20ml加每667m~2用18%杀虫双AS400g防治稻纵卷叶螟、每667m~2用20%吡虫啉SL 8ml或每667m~2用25%噻虫嗪WG 2g防治稻飞虱、每667m~2用25%戊唑醇EW15ml防治稻曲病,均到达较理想的防效,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理想药剂。 2.选用新式药械卫士-16喷雾器,采用优化方法进行施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防治效果好。新式药械优化方法的处理中,各个处理的防效均比工农-16老式喷雾器的防效高;三是减少了药液量。新式药械采用优化方法在减少20-50%的药液量后,其防效仍高于工农-16老式喷雾器处理;四是降低20%的农药使用量,其防效仍可达到70%以上。 3.秧田一次用药持续控制大田多种虫害技术表明,抛秧前3d左右用5%氟虫腈SC 60ml/667m~2对秧盘喷雾可控制大田二化螟的危害,兼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时间可达20-30d,从而达到减少虫口基数,降低虫口密度的目的。而且,秧田施药简单易行,省工省力,经济方便,一药多治,符合害虫持续控制的原则。 4.建立了水稻主要病虫害治理化学防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