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黑斑型果实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研究

来源 :莱阳农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s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2004年在山东省沾化县林业局试验场和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太和村的枣园,对冬枣黑斑型果实病害进行分离,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为引起冬枣黑斑型果实病害的病原菌,其作为冬枣果实病害的病原菌尚未见报道。 对冬枣黑斑型果实病害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病原在花朵中分离获得的比例最高,达到32.5%,谢花后20d的幼果带菌率为5.3~9.0%,明显高于谢花后10d的幼果的带菌率,1.0~2.3%;7月下旬病果率为1.4~4.2%,为病果的初发生期,之后病果率逐渐增加,到8月下旬病果率达到8.6~17.6%,为病害的盛发期,9月份部分病果脱落,病果率为5.2~16.6%;调查结果表明:花芽为病原的初侵染源,冬枣黑斑型果实病害的发病盛期为8月下旬。 通过对冬枣健康与染病果实含酸量、果胶含量、单宁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内含物的测定比较发现,90日龄的病果含酸量为1.62×10-1mol/L,相对健果较低,到120日龄病果含酸量降至1.28×10-1mol/L;90日龄和120日龄染病果实中不溶性果胶含量为2.26%和1.50%,相对于这两个时期健康果实的1.73%和0.96%,明显增高;染病果实在90日龄和120日龄单宁含量为0.38%和0.32%,相对这两个时期健康果实单宁含量的0.42%和0.36%,略微下降;染病果实在90日龄和120日龄可溶性糖含量为66mg/g和95mg/g,这两时期健果的可溶性糖含量74mg/g和141mg/g,120日龄健果的可溶性糖含量比染病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明显。试验结果表明,病原侵染后引起果实内含物的变化,特别是果酸、单宁含量的进一步降低。
其他文献
Taro bacilliform virus (TaBV) is characterized by a circular, non-covalently closed double stranded DNA genome with discontinuities in both strands.It is the m
目前,辣椒疫病(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已成为影响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不仅造成辣椒产量的降低,更给我国及其他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的,辣
2004 年4 月~10 月,对孔林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天敌间的竞争关系、次要刺吸类害虫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根据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的组成和数量,按照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30例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20例接受急诊PCI治疗,分别于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及PCI术后
多杀菌素(Spinosads)是由放线菌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产生的,兼具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合成农药的快速效果的新型杀虫剂.国内市场已有国外产品销售,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布地奈德混悬液使用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症状复杂,病程较长,且共患病较多,给患儿带来困扰的同时也给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