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碳化硅化学机械抛光的分子动力学仿真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SiC)是一种原子晶体,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拥有禁带宽度大、热导率高、击穿电场强度高、介电常数低和抗辐射能力强等特性,广泛应用于MEMS、高能半导体器件等领域。碳化硅硬度极大,加工困难,而化学机械抛光(CMP)是目前唯一能实现全局平坦化的加工手段。CMP的切削深度为纳米级或亚纳米级,由于尺寸效应,传统的切削理论无法很好的解释CMP过程中材料表面变化。分子动力学(MD)仿真技术具有超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是探究原子尺度过程和微观机理的理想研究方法,目前MD仿真广泛应用于纳米力学,摩擦学,晶体学等领域。  首先,通过建立金刚石磨粒与立方碳化硅基底的原子模型,将CMP过程简化为嵌入抛光垫中的磨粒对工件的刻划行为,以此利用分子动力学手段进行仿真研究,获得原子层面上刻划过程中的材料形貌变化、晶体结构变化、温度、切削力和势能变化,同时调整抛光参数,如刻划速度,刻划深度,磨粒大小,分析相关宏观量的变化,并提取脱离工件表面的原子数量进行去除率分析,得出如何提高去除率,保证材料表面质量的方法。  其次,考虑施加不同外界因素对碳化硅CMP过程的影响:建立以立方碳化硅为基底,无定型二氧化硅层为表面层的原子模型,模拟抛光过程中生成氧化膜对刻划效果的影响,对比温度、切削力等宏观量变化,分析材料变形机理;再通过对磨粒施加简谐振动,模拟超声振动加工对抛光效果的影响,分析振动频率及振幅变化对切向力、法向力、工件表面沟壑形貌的影响规律;对已加工的工件表面进行长时间弛豫仿真,分析弛豫现象对工件势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  最后,进行纳米压痕、刻划实验和宏观刻划实验,得出探针压入深度与载荷之间关系及探针受载荷与摩擦力的关系,同时观察工件表面形貌,综合各个尺度下的刻划现象与仿真结果对比结合分析,验证仿真结果。
其他文献
现代物流装备中,起重机电子防摇技术是提高装卸作业中稳定性和快速性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起重机结构的特殊性,吊重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摇摆,建立简单、准确的数学模型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桥式起重机运行特点和对小车——吊重单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分析和仿真,得知小车在做恒加速运动时,吊重的摆动规律是跟非惯性系下单摆运动规律相同的,小车在恒加速度运动和匀速运行之间切换时,前一状态结束时刻的摆速值
梁镇油区延9油层油藏天然能量不足,生产井产能低,产量递减快,很难达到长期稳产。由于目前对本区油藏的认识无法满足开发的需要,因此需要进行储层的油藏精细描述工作。本文运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大盆地中油气富集程度最高的盆地,历经多年的勘探开发,现已成功开发多个太古界潜山油藏,对于潜山油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暴露出潜山
本文以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测井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录井、岩心以及试油、试采资料,对铁边城地区长8
采油生产大部分在野外分散作业,从井口到计量站、联合站,各个环节都有机地联合在一起。整个生产过程具有机械化、密闭化和连续化的特点,生产的介质为易燃易爆的石油和天然气,
多轴转向车辆具有转向灵活、大功率、大承载等优点,但是一旦各车轴车轮转向不协调,将加剧车辆的非正常磨损,甚至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因此多轴转向控制成为了多轴转向技术
子洲-米脂地区天然气勘探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由于储层较致密,产量较低,未取得实质性突破。2006-2010年随着榆林南区开发及评价工作速度的加快,在追踪榆林气田南区山2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