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肽α1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状况,以及使用胸腺肽α1后外周血各类淋巴细胞的变化,了解胸腺肽α1对机体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一病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另选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保肝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使用流式细胞仪器检测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细胞数、CD4~+/CD8~+比值、CD19(B细胞)百分比、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百分比含量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所以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观察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类淋巴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与健康组相比,外周血各类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健康组数值(P值均<0.05)。Child-Pugh C级各指标均低于B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D3~+、CD4~+、CD8~+细胞数明显升高(P值均<0.05),CD4~+/CD8~+比值、CD19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CD4~+、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值均<0.001),CD8~+、CD19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P值均>0.05)。3.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LT、TBIL均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ALB较对照组上升,(P值均>0.05)。4.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2例关节疼痛,1例皮疹;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7,P=0.079)。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问题。2.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明显下降。3.胸腺肽α1作为免疫增强剂,可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问题,利于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对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玉米秸秆预处理最适条件,并在自主设计组装的15L微型糖化罐中进行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糖酶的酶解糖化的最适
例题已知数列{an}中a1=5,a2=2,an=2an-1+3an-2(n≥3),对于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作一研究,能否写出它的通项公式?笔者除按照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解答该题外,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践行课
众所周知,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若已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引入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或参数)来表示这样的结果,通过变形与比较,建立起含有待定字母系数(或参数)的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强啡肽A在肝硬化腹水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荧光法测定56例肝硬化伴腹水,48例经无腹水及40例正常对照的血浆ET-1、NO、DynA的含量,结果:肝硬化伴腹水
笔者通过对50窝近400头马里努阿犬仔犬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等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按其四个生长期阶段总结了马里努阿犬仔犬的行为、生理特点及其饲养管理要点。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诱发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联合反应提前出现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80例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变化
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会议是实施《矿产资源法》的动员会、准备会.国务院领导对这个会非常重视.万里、李鹏副总理一直关注会议的召开.国务委员宋健同志受国务院委托,会前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