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状况,以及使用胸腺肽α1后外周血各类淋巴细胞的变化,了解胸腺肽α1对机体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一病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另选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保肝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使用流式细胞仪器检测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细胞数、CD4~+/CD8~+比值、CD19(B细胞)百分比、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百分比含量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所以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观察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类淋巴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与健康组相比,外周血各类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健康组数值(P值均<0.05)。Child-Pugh C级各指标均低于B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D3~+、CD4~+、CD8~+细胞数明显升高(P值均<0.05),CD4~+/CD8~+比值、CD19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CD4~+、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值均<0.001),CD8~+、CD19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P值均>0.05)。3.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LT、TBIL均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ALB较对照组上升,(P值均>0.05)。4.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2例关节疼痛,1例皮疹;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7,P=0.079)。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问题。2.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明显下降。3.胸腺肽α1作为免疫增强剂,可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问题,利于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