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CT与OMAG的手指多模态防伪系统设计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与人身安全成为被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不管是在国家、金融安全方面,还是在个人生活、消费方面,个人身份认证技术都被广泛的应用。在市场上绝大部分的身份认证都是通过采集手指上的生物特征来完成的。而传统的手指生物特征存在模态单一、防伪能力弱的问题,利用人工制造的假指纹欺骗指纹采集系统的行为越来越普遍且容易。本文在进行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和光学微血管造影(Optical micro-angiography,OMAG)等相关研究之后,针对目前利用手指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时存在模态单一、防伪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并设计了基于OCT与OMAG的手指多模态防伪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归纳如下:(1)手指多模态特征同步采集系统的搭建:通过对防伪系统的需求分析,面对手指多模态特征采集与同步采集等问题,自主设计了手指多模态特征同步采集系统,它包括了利用OCT原理搭建的OCT光学平台又融入了全反射的表皮指纹采集模块,对手指表皮指纹、真皮指纹和皮下血流信息做到同步采集。(2)基于OMAG的液体流速范围估计:针对在通过OMAG方法获取手指指尖皮下血流信息时,只能分离出流动的血管组织不能准确得到血管里的流动信息的问题,通过对压电法OMAG与偏移法OMAG的分析,推导了OMAG与超高灵敏度的光学微血管造影(Ultrahigh sensitive optical micro-angiography,UHS-OMAG)的速度范围计算公式,建立了可检测速度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于OMAG与UHS-OMAG方法的测量液体流速信息的方法。(3)手指多模态特征防伪系统的调试与防伪实验:根据完成的手指多模态特征同步采集系统进行了手指多模态特征信息的采集。采集了多组真手指与假手指制品的数据,得到了所需要的表皮指纹、真皮指纹和皮下血流信息等生物特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指纹防伪系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其他文献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当今夜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制冷红外成像仪凭借其体积小、重量轻、容易便携等优点已经成为当今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重点。在物联网与计算机视觉蓬勃发
某高校发生实验人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群发事件,使实验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该事故为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动物实验在促进生命科学发
<正>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所属各区块断块小、断层多、油气水关系复杂,注水受效不均,低压低产井多。另一方面,茨榆坨采油厂部分区块油井结蜡严重,清蜡热洗频繁,平均热洗周期
介绍了CAD/CAM软件MasterCAM的后置处理的构成及执行过程,从软件实际应用出发,系统地归纳了该软件后置处理基本的定制项目和方法。
在高职院校的经费管理中,预算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预算管理效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转、经济工作等重大问题,更关系到高职院校的近期与远期目标
文章详细介绍了驱动桥结构特点和功能原理,对商用车驱动桥输出扭矩校核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为整车设计匹配驱动桥提供更准确的方法打下基础,能有效降低驱动桥传动系统故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侧信道攻击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侧信道攻击对现代密码设备的威胁越来越大.现有的侧信道防护方案是针对经典的侧信道攻击而设计的,不能保护密码
综述了国内外航天贮箱结构材料及其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航天贮箱结构材料及其焊接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指出贮箱结构材料和焊接技术的滞后是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竞争力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