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竹枝词文献之民俗文化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开封竹枝词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民俗文献学、解释民俗学、都市民俗学、文化变迁等研究理论,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分析法以及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开封竹枝词文献的创作语境、文本概况及其所体现的民俗文化内涵、文人民俗心理、功能价值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在搜集并整理开封竹枝词文本的基础上,从创作语境、历史发展、创作群体、题材内容等角度,梳理分析了开封竹枝词文献的基本概况。其次在对开封竹枝词文本加以分类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开封竹枝词的文本内容,认为其详细而全面地描绘了物质民俗、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百戏游艺、精神信仰、语言民俗等开封都市民俗,并在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中挖掘出其立体地反映了都市民俗传统的历史变迁。再次,从著述主体出发,重点探讨开封竹枝词记述的立场与思想,认为其集中地反映了著述主体的崇宋怀古心态、民俗志记录自觉意识、审美评判意识以及察风知政的情感态度和民俗观,深入探寻了作者与竹枝词文本的关系。另外,从民俗文献角度,阐释了作为都市民俗文献的开封竹枝词,以图像化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现了开封都市历史文化图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地方社会史料、地方文学史料和民俗文化史料,更在体例结构与功能价值上表现出与地方志高度的趋同性,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韵文性地方志”。最后,以辩证的视角审视开封竹枝词的民俗记述与价值意义,认为其作为诗学的民俗志具有突出的主观性与审美性,传递着鲜明的生活体认,但也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与此同时,对竹枝词的本质属性也有了更准确的认知。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内容,共计14万4千余字。
其他文献
<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毛泽东,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诗词篇章,至今仍广为传唱。毛泽东诗词中的自信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都散发着"苍茫大地,我主沉浮"的魄力与豪情。他的词作风格豪迈,充满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本文力求从创作风格中豪迈奔放词风上谈毛泽东的自信力的彰显。出生于湖南湘潭的毛泽东一生投身于革命事业,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和伟大的
期刊
籍田礼是殷商时期已经初步形成的重要礼制之一。从卜辞记载看,商代籍田礼有礼前、礼中、礼后一整套相对完备的行礼程序,参加籍田礼的一般由商王、贵族和众人组成;商代每年夏历三四月前后在王畿和诸侯、方国内举行籍田礼,与周代籍田礼的行礼时间与地点基本一致。因此,商代的籍不仅指耕作而言,更是在籍田的基础之上演化形成了籍田礼,这也是殷人敬天地重鬼神宗教思想的反映。研究表明,商周两代的籍田礼有明确的嬗变关系。
目的:探讨警察工作压力、职业生涯韧性和工作形塑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元压力源问卷、职业生涯韧性量表、工作形塑量表对某省H市697名警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工作压力与工作形塑呈显著负相关(r=-0.284,P<0.001),职业生涯韧性与工作形塑呈显著正相关(r=0.763,P<0.001),工作压力与职业生涯韧性呈显著负相关(r=-0.321,P<0.001);②警察职业生涯韧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正式发布。运用逻辑分析法,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追求切入,逐步递进地阐释了课程标准中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注重教学方式改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课程理念的意涵、缘由与行动指向。
近年来,信息科技的“新四化”快速发展,包括信息化、数据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与此同时企业的财务部门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不仅使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了转型升级,而且还通过信息和数据更好的连接各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更加可视化和透明化,进而帮助企业运用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决策。财务部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使得原先以重复性和低附加值为特点的基
一直以来,篮球备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鉴于传统的篮球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单一技术的学习,学习单元之间呈现碎片化特征,没有整体性设计与系统性进阶教学,忽略了学生组合技术的学习和实战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会技术但不会在实战中应用。本文基于实战情境进行篮球大单元的整体设计,在整个“学、练、赛”过程中,积极渗透篮球规则与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篮球意识;在提高学生篮球技能的同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以及良好
汉代以来,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文化发展开始步入高峰期,在古代楼阁式建筑方面更可谓是取得了飞跃发展,其独具一格的楼阁建筑风格体系的雏形基本已经形成,其整体的制作装饰工艺技术已经发展相当地成熟,其建筑的建构形式与传统装饰文化的艺术形式已经基本能做到完美地结合。但是随着历史变迁,政治文化的更替,汉代建筑群昔日的光辉与荣耀慢慢消失殆尽,我们直观能见到的汉代地面建筑已经基本不复存在,只能在一些汉代画像石上看到关
“美好生活”作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念,贯穿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以及共产主义超越过程始终,并指引新时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马克思在1844年前后,通过分析资本运控下劳动的异化,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根源,发展共产主义图景,体现“美好生活”理念基本内涵:扬弃异化劳动,复归人的本质。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针对工作重塑对工作投入影响过程机制及情境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增加工作资源、增加挑战性工作要求和减少阻碍性要求分别对工作投入产生不同影响。将不同维度的工作重塑区分为趋近型和回避型两种类型并对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分析。工作重塑可以通过影响人岗匹配、工作依恋、心理资本和工作意义来影响工作投入,同事支持及职业角色显著性对工作重塑和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同时,提出未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丰富的时代内涵、深厚的逻辑意蕴和鲜明的实践指向。从生成逻辑看,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思想,赓续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这些重要论述从内容、主体、性质和发展进程等层面厘清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从政治基石、物质基础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拓展了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