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非测试性评价的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v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评价理念作如下阐述: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这一理念的确立使得非测试性评价的地位在评价体系中得到了肯定:而这一评价手段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动机,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都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非测试性评价正是强调对语言教学过程的评价,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正确运用非测试性评价手段,考察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非测试性评价对于许多教师和学校,仍是一个新话题。虽然有些学者研究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但对于该评价体系的本质、目标、特点及如何操作仍不够了解。本文依据英语语言学习规律和英语课程标准,对非测试性评价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应运用的方式方法,通过问卷形式在辽宁省盘锦市几所初级中学做了调查分析,具体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非测试性评价的本质、目标及特点; 2.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非测试性评价; 3.非测试性评价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非测试性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自信心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阅读教学中封闭的、静态的、单向的教学思维,本论文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文学类文本”这一新理念的启发下,运用西方最新的理论和具体的文学类文本
文章以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人居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内部系统耦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湖南省人居环境系统间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从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强势到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发展,大数据时代也开始应运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技术同样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电子商务
【研究目的】以玉米优良自交系综31和178的幼胚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3个耐盐基因(SOS1(SALT OVERLY SENSITWE1)、SOS2(SALT OVERLY SENSITIVE2)和SOS3(SALTOVERLY SEN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