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客观的来说,当前的课程改革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表面繁荣的形式背后依然隐藏着深层次的问题.就教学领域而言,虽然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在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却遇到了实践上的困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传统教学中的种种误区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在主体上,较多地凸显教师;在范围上,完全地拘泥教材;在方案上,简单地搬用教参;在过程上,忠实地执行教案;在空间上,过分地局于教室.针对实践领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该文首先对教师从"缺席"到"登场"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然后以对一所学校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为基础,探讨了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几个具有共性的问题,最后借鉴了其他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教学实践的建议与对策.作者认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解放学生的主体性,追求教学的个性化,实现课程的生活化,并在行动与研究的持续对话中生成教学的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