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就学: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择校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旨在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中国择校对相关学校教育质量与教育机会的影响等问题,比较其地区差异情形.该研究可望为择校现象的研究提供新的实证材料.此外,作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层面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择校涉及千家万户,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家长和学生,对择校的认识与了解不无必要.为达到上述目的,该文通过文献研究,澄清择校概念,阐述择校理论基础,述评国内外择校问题,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分析框架,提出研究假设,为我们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该文实证研究以大城市(广州市)、中小城市(福建省某市)、乡镇(福建省甘乡镇)择校生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方式,对择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资料通过spss 10.0统计工具,以百分比、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加以分析,以证实或证伪我们的研究假设.为了弥补问卷的不足,该文以分层抽样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获得下列结果:一、择校的理念,国内外均为一争议性议题,其争议焦点在于择校是否会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二、在择校问题的平等与效率选择上,经济学更倾向于效率,而社会学注重的是如何获得最大程度的公平.三、中国家长对择校多持赞同态度.四、中国择校对教育机会造成的影响体现在起点的机会均等上,择校生拥有较有利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五、在中国,择校不是改进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相关学校教育品质并没有因"择校"而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从学生身边熟知的事例入手,可以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性。利用家乡的灾情学习地震知识,更能深化地震知识的学习。 Starting from familiar examples of studen
期刊
邪教“法轮功”对痴迷者个人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大学学历者痴迷“法轮功”现象更是令人不解和痛心,从心理学角度对“法轮功”痴迷者现象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研究通
据了解,布展的设计灵感源自好莱坞星光大道.导览路径由标志性的星星图案点缀,参观者可在跟随星星引导的同时,从星星的图案上了解曾在各类国际影片中留下身影的兰博基尼车型.
期刊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