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扶贫效果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fjm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着眼于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人群,对全国到地方的大病保险助力健康扶贫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找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助力健康扶贫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大病保险扶贫的发展对策,从而促进大病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助力我国脱贫攻坚战。[方法]本研究运用“结构—过程—结果”公共政策评价模型,构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运行过程及保障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大病保险助力健康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研究和整理了我国大病保险的扶贫机理和发展现状,通过搜集整理样本地区2015-2017年大病保险赔付数据库的数据,运用实际补偿比、受益率、大病赔付额度等相关指标评估大病保险制度的减贫作用,运用统计性描述、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对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大病保险实施前和实施后的保障情况进行画图分析,从而验证了大病保险的扶贫效果。[结果]大病保险总体的扶贫效果尚可,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对Z地进行扶贫效果评价可知,大病保险制度总体相对合理,但筹资水平有限;保险公司尚未能充分发挥助力健康扶贫的作用;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小,但是大病保险报销费用却很高;大病保险有效缓解因病致贫现象,但加剧了受益不公平;对边缘贫困人口的扶贫效果非常有限;大病保险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贫困人口医疗负担依然沉重。在对医保的保障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中,大病的赔付与否和贫困与否的情况是首要影响因素,间接验证了大病保险的扶贫效果。另外,合规费用、医院等级选择以及年龄、健康状况、参保档次等个体特征都是保障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Z市居民医保较好地体现了对老年群体、慢性病人等弱势群体的倾斜,对贫困人口的保障效果高于非贫困人口,三档参保人员保障水平高于四档参保人员。[结论]Z市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助力健康扶贫的经验对国内其他地区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有着重大借鉴意义,本研究对大病保险扶贫情况进行了评价和实证分析,结合全国的运行情况,从两个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助力健康扶贫可供参考的发展对策:一是政策角度,完善筹资机制、分段设置起付线、深化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加强与医疗救助的衔接和增强边缘贫困人口的保障水平等发展对策;二是保险公司角度,保险公司需发挥大数据作用、发挥优质服务作用、对过高的医疗费用进行控制、提高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度和积极推进老年人口的健康扶贫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宁波市麻疹流行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宁波市小于8月龄新发麻疹确诊病例(IgM阳性)90例、成人麻疹病例100例,按1∶1配对,与190名健康者对照作
太宰治是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他创作了许多诸如《富岳百景》《奔跑吧,梅洛斯》《斜阳》《人间失格》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可分为破灭的前期、安定的中期、混乱的后期,每一时期的作品都体现了太宰治独有的创作风格。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斜阳》不仅是后期的代表作,还是日本战后初期的畅销书,极具研究价值。《斜阳》的先行研究多不胜数,研究的角度也多种多样。通过总结中日两国有关《斜阳》的研究论文,发现前人在研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地方政府债务是有两面性的,即在一定范围内发行债务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到了某一临界点以后,将呈现边际效益递减趋势,甚至会引发债务危机。本文以新常态下,我
<正>我国进行外语教学的历史并不长,如果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进行正规的外语教学算起,仅有大约150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外语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经验不断得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科技背景下,科教兴国已经成为了教育的根本。知识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的加强人才的供给输送,而我国高等教育学府则是这一人才输送的摇篮基地。因此较好的对高校进行规划与设计,能够使大学校园景观更具活力,也使之能够更好的推进高峰期。本次研究对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与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案例,更好的对大学
一、种子处理(一)晒种甜瓜种同黄瓜种一样,具有发芽快、发芽不整齐的特点。因此,要采取晒种。促进种子后熟或促进种内物质转化,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发芽整齐度。以达到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