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甘蓝8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的获得及其遗传稳定性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本试验以大白菜—结球甘蓝8号单体异附加系(AC8)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对其花粉进行辐射,对辐射后获得的M株进行自交和回交,并对自交和回交后代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同时对M2自交获得M3。利用In Del分子标记对辐射M3代和M1自交与回交后代小孢子植株进行鉴定,结合细胞学观察,获得了两个添加甘蓝8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AT8-1’与‘AT8-2’,并对易位系后代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田间性状调查和营养品质分析,为大白菜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通过对AC8辐射后代进行小孢子培养和自交获得后代群体,利用实验室筛出的286个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的特异In Del分子标记对小孢子植株和自交后代进行鉴定,结合染色体减数分裂观察,获得了2个添加甘蓝8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AT8-1’和‘AT8-2’。‘AT8-1’来自AC8 30Gy辐射M1回交后代的小孢子植株;‘AT8-2’来自AC8 30Gy辐射自交后代M3。2个易位系的特异标记均为甘蓝C03连锁群的10个连续标记。同时对未经辐射的AC8自交后代中具有甘蓝特异In Del标记的植株进行了小孢子培养,并对小孢子植株进行了分子标记鉴定,未能获得具有甘蓝特异标记的小孢子植株。2.大白菜易位系‘AT8-1’和‘AT8-2’具有相同的甘蓝特异In Del标记,为确定甘蓝易位片段大小,对两端的标记进行加密设计,加密后的PCR结果表明,2个大白菜易位系中外源染色体片段为甘蓝03连锁群31117882bp到57768834bp(连锁群末端)之间,大小约为26651kb。3.对大白菜易位系‘AT8-1’进行自交、与二倍体大白菜亲本回交,以及与2个不同大白菜自交系进行杂交,利用In Del分子标记鉴定易位系后代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易位系中甘蓝染色体片段不稳定,‘AT8-1’自交后代中甘蓝染色体片段的传递率为61.1%,回交后代中甘蓝染色体片段的传递率为26.3%,两个杂交后代群体分别为24.2%与30.0%。易位系‘AT8-2’自交后代甘蓝染色体片段的传递率为52.9%。2个易位系后代群体中均未见易位片段变小的植株。4.对易位系‘AT8-1’后代进行田间性状调查和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AT8-1’后代可分为含甘蓝染色体片段和不含甘蓝染色体片段两类,且每类植株性状较为一致,验证了易位系白菜背景为纯合。两类植株在田间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上有一定差异,易位系自交和回交后代中含甘蓝易位片段的植株不结球,杂交后代中含甘蓝易位片段植株的叶球变松、球重变小。
其他文献
本实验于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进行,取带毒和健康的不同柑橘品种的茎尖为试材,进行微芽嫁接。并对带毒材料和嫁接成活植株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