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龙病的茎尖微芽嫁接脱毒及其PCR检测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于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进行,取带毒和健康的不同柑橘品种的茎尖为试材,进行微芽嫁接。并对带毒材料和嫁接成活植株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直接荧光检测。为果树脱毒中心建立了柑橘茎尖嫁接获得无病毒苗木的培养体系。主要的结果如下: 1.通过改进的方法提高了茎尖嫁接成活率,“⊥”法最高的成活率只有37.5%,而改进方法的最高成活率为75%。 2.用不同浓度的6—BA对茎尖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不同的品种对6—BA的效果不一致。发现1mg/L的6-BA浸泡茎尖10min有利于提高5个品种的嫁接成活率,较高的可达75%。 3.用不同浓度的GA3对茎尖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不同的品种对GA3的效果不一致。发现2mg/L的GA3浸泡茎尖20min时有利于提高3个品种的嫁接成活率,较高的成活率为62.5%。 4.根据黄龙病病原的核苷酸序列设计PCR引物。脱毒前利用PCR对感病的红江橙、宫川和纽荷尔进行检测。结果红江橙、宫川和纽荷尔都扩增到特异性电泳区带, 这与设计的扩增片断一致,证明是感染黄龙病病原的植株。 5.感染黄龙病的植株筛管细胞中异常荧光是由一群坏死细胞引起的,用直接荧光法作为检测的辅助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株韧皮部有黄绿色荧光团块。 6.对嫁接成活苗进行了PCR、直接荧光法检测,都未检测到黄龙病的病原,说明茎尖嫁接脱除黄龙病病原是有效的,所得到的成活苗都是不带黄龙病的健康植株。可以为无病毒苗木的繁殖提供健康的接穗材料。
其他文献
试验以5年生‘燕红’桃品种为试材,设留果(对照)和去果两个处理。研究了果核硬化期间和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间去果处理和留果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