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78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习俗是课程改革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课程改革存在着对教育习俗的研究严重缺失的现象。但通过对国内外历次重大的课程改革的考察,我们发现教育习俗在课程改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教育者真正参与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 首先,在借鉴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等研究的基础上,阐释了教育习俗的内涵和特点、形成过程及变迁规律。本研究认为教育习俗是在教育共同体中经过外来行为、教育和个人努力的影响下所累积而成并固定下来的,被大部分成员认同并共同遵守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行动模式和持久的习惯系统;教育习俗具有非理性、复杂性与如是性、民族性与地域性、双重历史性以及潜在性等特征。教育习俗的形成历程是一个从个体的习惯到群体的习俗、从群体的习俗到个体的习性的动态的逻辑演进行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习俗的变迁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并非所有的教育习俗在课程制度的变革中都要发生转换、实质性的教育习俗往往阻抗新课程制度的实施和新旧教育习俗必然会发生转换。 其次,主要从两部分讨论教育习俗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一方面,教育习俗对课程改革的运行具有保障作用、导向作用、解释预测作用、弥补与扩张作用及强制作用。另一方面,教育习俗通过对课程开发的类型、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文化的选择、课程结构的构成及课程实施的制约从而影响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第三,描绘了当前我国教育习俗现象的具体体现的九个方面:不断追求变革与创新的传统,教育理念上推崇集体理性,教育价值的社会本位和功利主义取向,教育环境的空间、时间及纪律的控制主义导向,师生关系的教师绝对权威取向,教育内容以教科书和教案为主导,教学过程以预设为主,教育评价上侧重严格的人才筛选制度和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 最后,论述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回应教育习俗的问题。本文认为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教育习俗的变迁过程。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课程改革不仅要依托社会文化整体氛围,还要尊重现有的良性和积极的教育习俗,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课程改革要对现有的教育习俗进行超越和重构。
其他文献
针对淡水水体拟柱孢藻水华产生的柱孢藻毒素,以我国典型食用鱼种草鱼(Ctenophar yngodon idellu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其对鱼体免疫细胞毒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体外暴露剂
水质评价对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了解其污染程度和成因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为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而适当的评价方法是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关键.因此,本文以
本研究针对现有遥感技术存在的影像资料实时获取能力差、获取成本高的问题而展开。在借鉴国内外无人机应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无人机与数码相机结合构成微型无人机航空遥感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动向——强调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应用:加大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迅猛发展,在满足了资金和外汇需求之后,充分利用FDI的技术效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如何正确评价FDI对我国技术水平的影响,如何更好地运
跨国公司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集中、资本集中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当代世界经济技术合作的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直接体现着
当前,我国还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这种变化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各种利益的分化、利益矛盾甚至冲突。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用看得见的手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进行经济学分析,寻找出当前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为改革的顺利推行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全文除前言外,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
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常见现象,从屈原起,贬谪又和文学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中唐南贬诗人诗作均有屈原情结。刘禹锡、柳宗元受屈原《离骚》、
对比研究了硅藻土和硅藻土基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对甲醛的吸附降解特点.通过改变反应器内甲醛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光照强度和相对湿度,研究了涂覆量为62.5g·m-2的硅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