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立法的不完善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性质应如何认定,并没有确定的结论。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的重要组成,作为实现全体业主共同权益的重要保障,厘清其法律地位十分必要。第一部分,通过立足于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现状,本文依据我国现行立法状况和法院审判实践的发展轨迹,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进行初步探讨,认为研究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应从其民事主体地位和诉讼主体地位入手。第二部分,通过列举的方式,对各个学说进行逐一解释,为厘清业主委员会民事主体地位、界定其诉讼主体地位打下基础。第三部分,通过比较的方法,本文对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立法规定、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立法港澳台地区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别论述,深入解读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性质认定及职能划分,对法人模式、不具法人格模式、折衷模式、判例法人模式四种域外模式进行总结,为我国业主委员会在法人格化趋势和监督管理机制方面提供借鉴。第四部分,通过对各个学说进行归纳分析,本文确定了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地位及诉讼主体地位。在业主委员会民事主体地位争议问题上,本文从合法性、名称、财产、组织结构、责任承担等方面对法人团体说、其他组织说和业主大会分支机构说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地位性质应属于业主大会分支机构;在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争议问题上,本文从诉讼主体地位与民事主体地位相一致的角度出发,结合法院审判实践,对有诉讼主体资格说、无诉讼主体资格说和限制诉讼主体资格说进行比较研究,讨论多种学说存在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所在,认为业主委员的诉讼主体地位采取限制诉讼主体资格说更为妥当。由于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受到限制,其所能参与的诉讼范围也应当受限,且满足基于业主共同权益的前提。本文对业主委员会可参与的主要诉讼范围进行了列举,以便将其职务性权能与小区业主个人诉权相区分。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机蓬勃。鉴于其节能环保的优点,新能源汽车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由传统燃油车往纯电动车发展的过程中,混合动力车辆起
无人驾驶技术让我们体会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一方面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交通出行方式,通过各种传感器与智能算法的配合不需要使用人承担过多的注意义务,极大地提高安全和交通效率,满足公众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无人驾驶汽车并非绝对安全,相应的也引发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承担的难题。无人驾驶技术改变了传统汽车的运行原理,在适用传统的侵权责任规则时展现了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侵权规则探讨。对无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在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和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PCa、12例HGPIN、20例BPH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ezrin的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采用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后,仍然存在复发的风险。CIN术后复发主要与手术方式、手术切缘状况、累及腺体、人乳
目的1、评估护理学生在高压情况下进行操作时的应激反应情况,监测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完善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为心理应激强度评估提供数据支撑。2、探讨人格特质与心理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