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恐惧诱发的防御反应决策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jil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环境中,采取合适的防御行为及时应对不同危险刺激的能力对于生物个体的躲避危险,维持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已有的研究发现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SC)是介导本能恐惧诱发的防御反应的皮层下神经环路核心脑区,激活上丘内侧神经元可以诱发冻结(freezing)或逃跑(flight)的防御行为,但上丘如何介导这两种行为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上丘内部三种神经元亚类的功能分析,对该脑区及本能恐惧诱发的防御反应决策机制有进一步了解。首先,我们选择了位于上丘脑区浅层的三种神经元,ETV1~+神经元,Ntsr1~+神经元及Tac1~+神经元,其中,Ntsr1~+神经元和Tac1~+神经元均属于宽场(Wide Field,WF)神经元大类。其次,我们采用光遗传技术分别激活这三种神经元,采用随机刺激系统给予小鼠刺激并进行行为分析及统计,实验结束后对鼠脑进行冰冻切片验证病毒注射及表达情况。最后,我们发现三种神经元在防御反应中具备不同的功能。激活ETV1~+神经元可诱发小鼠产生冻结或逃跑防御反应,其中不同频率的光激活神经元可诱发小鼠不同防御行为,低频率光激活该神经元,小鼠倾向于冻结,高频率时,小鼠大概率选择逃跑;激活上丘Ntsr1~+或Tac1~+神经元向丘脑的后外侧核(lateral posterior nucleus,LP)的投射分别诱导出短时程或长时程冻结反应。综上,本课题对上丘的亚类神经元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上丘中不同类型的神经元介导或调控动物选择不同的本能防御反应,有助于理解本能恐惧诱发的防御反应决策机制。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以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方法对非洲锥虫病(HAT)抑制剂和环氧化物水解酶(hsEH)抑制剂进行生物活性效应的评估,并结合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配体与蛋白质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图像特点及诊断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结节患者共120例,治疗医师应用多普勒超声对所有患者的乳腺及腋窝
针对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微电网组成的多微电网系统,提出基于Barzilai-Borwein梯度法的多微电网系统递阶优化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协调各子网多余或缺少的能量,并优化各子网发电
上市公司分立上市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已被域外资本市场证实能够在促进公司治理、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国内对这一法律现象仍然较为陌生,乃至于存在诸多误解。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域内外相关学术与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解析上市公司分立上市的商业原理与法律实质,以期顺利引进这一资本运作手段。第一章梳理了与上市公司分立上市制度相关的理论基础,阐明建立上市公司分立上市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内容包括辨析分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范围“汉语热”的盛行,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印尼作为全球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之一,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与日俱增。动机作为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探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对印尼汉语学习者进行学习动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参考了前人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后,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分析等方法对印尼亚洲国际友好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交叉科学时代”的到来要求肩负着培养学术创新人才使命的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适时转型,改变单一学科培养人才的傳统格局,形成多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的局面。我国研究型大学要充分认识到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正视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面临的问题,并在理念和操作两个层面寻求改变。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本研究通过溶剂热自组装将氧化锌(ZnO)纳米棒阵列原位生长在聚丙烯腈纤维(PANF)表面,成功合成ZnO/PANF复合材料。ZnO的引入有效地增加了PANF表面的活性位点,从而改善了纯PANF
针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措施。通过合理优化与编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易于把握课程的总体内容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
开发了板翅式换热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设计过程中的常规设计、单目标优化设计和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并使设计在满足不同要求的情况下简便、准确及高效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