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战乱不断、国家分裂的非常不幸的时期,但也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精神生活空间开阔、文化环境较为宽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都走向了自觉,其中山水文学的异军突起也带来了山水诗学的大发展.山水诗学在汲取先秦两汉的比兴、比德思想及道家"味象"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系统化、完整化,淡化了山水自然与政治的关系,摆脱了诗教传统,深入探讨了自然与人、自然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并及时总结和肯定了魏晋以来山水文学的艺术实践的成果.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学有如下几个特征:首先,一反前此将山水自然用作伦理道德或者道本身的比附载体,而将山水自然的形式美加以强调,以审美的态度看待山水自然之美;其次,发展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物感"理论为"感物"理论,强调了山水文学创作中情感的核心作用;第三,从理论上肯定了山水有助于文思,认为山水为"文之奥府".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学的集大成者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系统地总结了先秦至魏晋以来山水自然文学的创作经验,创造性地思考了自然山水与创作的关系,使山水诗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色》篇除肯定山水自然的形式的审美意义、肯定山水为"文之奥府"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全面发展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物感"理论为"感物"论;另外,《物色》篇对创作构思的诗人感物、心物交融,以及物色的表现方法也进行了系统阐述.与西方山水文论思想相比,魏晋南北朝的山水诗学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家的人文精神,为中国古代文论打上了人文关怀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