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人体肌肉含量与骨密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是骨质疏松领域内一个热点,肌肉含量对骨量影响也有许多新观点。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年龄腰部肌肉含量与腰椎骨密度”、“不同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体肌肉含量与骨密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是骨质疏松领域内一个热点,肌肉含量对骨量影响也有许多新观点。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年龄腰部肌肉含量与腰椎骨密度”、“不同年龄髋部肌肉含量与髋部骨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肌-骨”临床资料有细化分析,希望:①、对“肌肉含量-骨量变化”的年龄、部位有进一步分析数据,②、对临床上不同年龄人群功能训练、防止骨量丢失有进一步指导建议。方法:①、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06月-2013年12月50岁以上体检人群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资料,去除符合“排除标准”资料,最终共纳入8305例资料;②、整理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数据,同时整理每人“骨密度局部模式”所检测的“腰椎周围”、“髋部周围”肌肉比值数据;③、按照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在两组中再按年龄分为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四个亚组,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局部肌肉含量与相应骨密度的关系,统计分析局部肌肉含量及相应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趋势。结果:①、髋部肌肉含量与股骨颈骨密度关系:在50~59岁、60~69岁两个年龄段中,男性及女性组均具有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0~79岁、≥80岁两个年龄段中,男性及女性组均无相关性;②、腰部肌肉含量与腰椎骨密度关系:仅在男性组70~79年龄段中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其余各组均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组50岁到70岁之间,髋部肌肉含量对股骨颈骨密度影响显著,70岁之后,髋部肌肉含量对股骨颈骨密度影响不显著;腰部肌肉含量与腰椎骨密度无相关性,在70~79岁年龄段出现负相关。因此,基于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研究观点,本研究结果建议50-70岁人群应关注髋部肌肉含量提高,以利骨量提高;70岁以上老年人群,更要关注肌肉含量之外的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预防(如:跌倒、骨代谢指标等)。
其他文献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但木材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在适宜的环境中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蚀,易造成木材的腐朽,对木材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能够提
近年来,硅量子点(SiQDs)已经逐渐成为一类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荧光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较低的生物毒性,尤其是由量子受限效应引起的尺寸依赖性的荧光性
阅读是人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期间每次注视可获取的信息量被学界定义为阅读知觉广度。阅读知觉广度是阅读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运用不同方法对不同文字系统
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致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在全世界小麦种植区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已
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的重点建设工程,关乎着我国的民生问题。堤坝工程作为农田水利工程中重要的项目,主要用来避免洪灾泛滥,抵御洪水,保障着堤防沿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模式多为稻-油轮作,该区域重黏土广布,土壤板结、含水率高,留茬高、秸秆量大,耕整地作业所受土壤阻力大,功率消耗大,导致
第一部分医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目的:分析某院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开花是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的重要时期,小麦开花发育调控直接影响着其产量,而小麦产量一直是小麦科研关注的重点。因此,开展小麦开
目的:系统总结荣震主任医师临床治疗乳腺癌的病例处方,从而实现对荣震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的总结及传承,同时基于《中华医典》分析古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相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和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微电网是一种分布式能源供应的管理技术,通过并网运行与孤岛运行模式灵活的转换,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化利用。微电网转换电能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分布式能源的利用,直流电压变换器是微电网能量转换装置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主要研究一种级联直流电压降压变换器。以两个级联直流电压降压变换器为研究对象,相应的方法可推广到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