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TiO2对Si包覆的电化学性能对比研究以及包覆层的掺杂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e88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中针对Si负极问题的解决思路已经比较明确:即通过将纳米级Si颗粒进行包覆后搭建体积膨胀空间,然后再用强化层分割包覆的分级复合结构加以解决。在复合结构中,碳是常用的包覆缓冲层,而TiO2常用于结构束缚。尽管这种结构设计能使Si的电化学性能大幅提升,但包覆层以及多层包覆结构对Si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确,多层包覆结构的表面改性研究比较罕见。本论文通过对Si@C,Si@TiO2和Si@C@TiO2三种包覆结构的对比研究,探究不同包覆层对Si电化学响应过程的影响;同时鉴于TiO2结构易调控且缺陷态TiO2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因此通过将Si@C@TiO2分别在H2和NH3气氛中处理得到含不同缺陷态TiO2的包覆结构来探究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碳包覆层的改性主要以掺杂N的作用较为明显,但Si@C@TiO2中C层难以进行有效掺杂且掺杂所需的的高温会引起TiO2的结构改变,通过采用低温热解MF泡沫树脂获得高含N量的C材料,为后期C包覆层的掺N研究做准备。1.基于包覆结构,系统对比了以上三种包覆结构的电化学行为,其目的在于研究不同包覆材料对Si电化学响应过程的影响和包覆结构中存在的界面对电化学储锂方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Si@C,Si@TiO2和Si@C@TiO2具有不同的脱锂电位和储锂方式,这表明Si/包覆材料界面会影响Si的脱锂电位,C/TiO2界面存在较明显的嵌入型赝电容特性。2.Si@C@TiO2中存在的缺陷态影响Si的电化学储锂方式,Si@C@TiO2和Si@C@TiO2-Ov赝电容储锂方式明显,Si@C@TiO2-N试样出现了明显的类Si@C脱锂电位,且比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明显高于前两者。3.MF-600相比其它试样具有较高含氮量和充分降解的结构,用作负极材料时,锂离子扩散系数最高(1.8×10-13cm2/s)、比容量最高(稳定比容量超过600mAh·g-1)且储锂方式为电化学储锂和赝电容储锂。
其他文献
对9个晚季杂交稻新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Ⅱ优6号、Ⅱ优936、宜香优673和D奇宝优1号每667 m2产量分别为601.8 kg、596.8 kg、591.8 kg和591.8 kg,显著高于当家组合两优多
【正】作为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论坛——闽南文化新视野",于2月28日在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出席论坛开幕式的领导有全国政
商报:近期您在上海、北京举办的两个展览,有什么学术上的区别?$$    康剑飞:这次上海、北京的展览,也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开始的。前者比较关注木刻版画和当今的媒体传播形式
报纸
近年来教育部从上到下都在推广“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传统教育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进行甄别和选拔,以学校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潜能
目的探讨在眼肌麻痹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眼肌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
目的:探讨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病因、选择的治疗方法。方法:60倒病人,52例采用封闭法治疗,余8例行神经切断或神经松解术。疗效判定分为优、良、可、无效,全部病例均予随访。结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