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l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是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重要人畜共患致病菌,常引起人类的腹泻性肠炎、食物中毒、消化道感染等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和结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coli)。家禽尤其是鸡是弯曲杆菌最重要的传染源和储存库,病原菌可以通过被其污染的鸡肉产品以及牛奶、食品、水等交叉污染物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为了了解鸡肉生产链中弯曲杆菌的流行特点和规律,本研究调查了广东地区家禽养殖场、屠宰场和市场中弯曲杆菌的污染情况,并进行了耐药性,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的检测与分析。本研究从广东地区的家禽养殖场、屠宰场和市场中采集的样本中共分离到201株弯曲杆菌,阳性率为14.21%;其中130株为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9.19%;其余71株为结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5.02%,表明广东地区的弯曲杆菌在鸡肉生产链中具有较高的污染率。本研究检测了上述弯曲杆菌分离株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CIP、萘啶酸NA)、大环内脂类(红霉素E)、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CN)、四环素类(四环素TE)、克林霉素类(克林霉素DA)、氯霉素类(氯霉素C)、β内酰胺类(氨苄西林AMP)、磺胺类(磺胺甲恶唑SMZ)等8类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本地区弯曲杆菌分离株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其中结肠弯曲杆菌对萘啶酸的耐药率达到100%,对β内酰胺类、氯霉素类抗生素则比较敏感;此外,分离株具有较高的多重耐药率,其中耐3到5种抗菌药物弯曲杆菌的比例为38.89%,耐5到7种抗菌药物弯曲杆菌的比例为47.22%,耐7种及以上抗菌药物弯曲杆菌的比例为11.11%。本研究对上述弯曲杆菌分离株进行了15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毒力基因htr A在空肠弯曲杆菌和结肠弯曲杆菌的携带率均达到90%以上;空肠弯曲杆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结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中与侵袭、黏附、定植及编码细胞毒素有关的毒力基因携带率都很高。本研究对上述弯曲杆菌分离株中的耐药菌株进行了4类抗菌药物共11种耐药基因的检测,所有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菌株的gyr A基因QRDR区域的碱基都发生了C257T的突变,突变率为100%;所有对大环内脂类药物耐药的菌株的23S rRNA基因都发生了A2075G点突变;此外,甲基化酶耐药基因erm B的携带率为52.38%;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O)的携带率为97.37%;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Ie/aph(2")-Ia的携带率为32.56%,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2")-If的携带率为48.84%。综合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广东省鸡肉生产链中弯曲杆菌污染较严重,每个环节均有污染;弯曲杆菌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较普遍;空肠弯曲杆菌的侵袭、粘附、分泌细胞毒素相关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很高,对人类有着潜在的致病性;耐药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耐药基因与弯曲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其他文献
自南沙口岸成为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以来,粮食进口量逐年攀升,在2017年达到268.9万吨。随着粮食进口量不断增长,伴随而来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对南沙辖区乃至广东范围内的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因此,为控制外来有害生物随进口粮食传入的风险,本文系统研究分析了2013-2017年以来南沙口岸进口粮食截获的有害生物数量、种类、比重,定性分性评估截获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并结合当前检疫
以新鲜植物为创作原材料,利用植物的天然形态、色彩、质感来表达创作者想法的压花艺术在我们的日常中逐渐流行起来。使得人们在创作过程中自然的、自在的习得相关植物知识并通过创作获得对植物更多维的理解和想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符合该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方针和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广东早在西汉时期,先民就已利用茶叶,西汉末年便有茶叶外销记载。南朝僧人在东莞沿山种茶,是广东人工种茶的开端。唐代陆羽带动饮茶之风,当时广州已为出口茶埠。宋元期间,产销量日增,饮茶之风普及,尤其潮州一带饮茶极盛,明清的时期逐渐形成工夫茶饮茶文化,虽朝代几经变迁,广东的茶文化却从未间断,反而越发普及,广东茶文化早已深入寻常百姓家。广东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学教育起步也较早,现今掀起了茶艺学习热潮。发展到今
氮肥的施用普遍存在利用率低、流失量大的情况,而硝化抑制剂在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上具有显著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土培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硝化抑制剂在土壤中的氨挥发反应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试验用硝化抑制剂分别是双氰胺(DCD)、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和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通过四个不同类似试验对硝化抑制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索,1)尿素配施不同硝化抑制
为更全面地了解东莞市林业科学园的森林蔬菜资源,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本文以森林蔬菜种质资源研究为主线,分别开展实地调查和引种栽培,选取东莞市林业科学园为调查地点,全面调查该园区所包含的各个分区和道路两旁的森林蔬菜资源。调查发现:园区本土的森林蔬菜种质资源有限,需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引种栽培研究,筛选出适合东莞地区生长的品种,方可丰富森林蔬菜种类。网购是当今重要而快捷的购买种苗途径,可通过从国内不同地区的
木质残体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本论文分析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不同海拔森林群落类型木质残体的数量特征,为开展木质残体的动态变化规律、物质循环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对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保护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3600 m2的调查样地,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木质残体194
本研究的饲养试验是在广东博罗县钟运来养鸡场开展。试验通过在清远麻羽肉鸡饲粮中使用不同比例的蝇蛆与微生物联合发酵饲料,通过对清远麻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质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肠道菌群指标进行检测、差异分析,研究蝇蛆与微生物联合发酵饲料对清远麻羽肉鸡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等的影响,旨在肉鸡饲粮中推广应用提供相关的科学参数和实践经验。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3日龄的清远麻羽肉鸡3000只,随机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中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生于各种家禽和野禽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于1978年在意大利鸡群中首次暴发,现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自1996年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广东地区发生以来,该病毒所感染的宿主范围越来越广,包括了很多的鸟类、哺乳动物甚至人类。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除了H5N1亚型之外,还存在多种其他NA亚型病毒,目前我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性疾病,通常以鸡、火鸡和许多其他鸟类为宿主。广东省处于中国陆地边境,气候温暖潮湿,家禽产业发达,是ND的高发地区,对当地禽类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威胁。因此,在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本课题组开展了对广东地区NDV流行病学监测工作。近年来,NDV的检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住宅中的休闲化生活,阳台家具开始被更多人所认知,且呈现出多样化发展阶段,发展空间较大。本文以集合住宅阳台家具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网络问卷调研、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结合图表分析、数据统计、系统设计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梳理住宅阳台家具的历史发展、提出阳台家具的内涵及特性、分析现代消费者对阳台家具的需求和市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