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民子女社会流动关系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机制的改革,教育分流的进一步发展,教育资源分布失衡,普遍集中于城镇地区。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女选择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提升自身的又一路径。教育作为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机制,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复杂且多元化。通过探讨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民子女就业及其社会流动的关系,对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体系及提高农民子女就业质量,实现其合理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判断抽样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中职学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总结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机制,包括其专业设置、师资设置、管理设置、实习分配等方面,其次,以访谈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入企业两年以内的就业流动现状进行描述和总结。综合两部分的资料,基于社会流动理论及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民子女社会流动之间的内在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中职教育一定程度上成为阶层再生产的工具。具体从社会观念、中职教育自身及社会结构三个方面阐述其影响因素,最后以本文研究为基础,试图通过改善社会外部环境及改革中职自身教育体系两方面提升中职学生就业质量,营造良好的流动渠道。
其他文献
在人口结构变化和生产技术变革等多重原因下,国家提出现代学徒制为职业教育和企业合作开拓了新的路径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具有校企双主体培养、学生双重身份
全球化时代的加速推进、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以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实际需要,都促使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地方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政治经济动力、建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内监督。他的党内监督思想以落实民主集中制为前提和保障,以完善监督体系为关键,以整合问责制度为重点,以巡视制度为重要形式,以纪委监督为重要力量,
1引言3002A小模数齿轮测量机是在现代化信息处理理论与精密测量原理基础上,应用光栅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等发展起来的全新的齿轮测量仪器,其原理是通过计算
职业学校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清朝末年,政府便颁布学制,发布法规,鼓励发展实业学堂。民国时期除了公立职业学校,也涌现出许多由私人或团体组织办学的私立职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