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和左乙拉西坦药动学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基于UPLC-MS/MS技术测定生物样品中甲氨蝶呤和左乙拉西坦的含量目的:建立UPLC-MS/MS方法测定生物样本中甲氨蝶呤与左乙拉西坦的含量。方法:色谱柱:采用Waters ACQUITY?UPLC HSS T3(100 mm×2.1 mm,1.8μm);柱温:40℃;自动进样器:40℃;流动相:乙腈(B)-0.1%甲酸水(A),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进样量:2μL;离子源:ESI;离子模式监测:MRM;离子极性:正离子;离子喷射电压为5500V;离子源温度:600℃;EP:100 V;CXP:14 V;GS1:60 kPa;GS2:60 kPa;甲氨蝶呤离子对:m/z 445.4→308.3;左乙拉西坦离子对:m/z171.0→126.0;内标氨基蝶呤离子对:m/z 441.2→294.1。血浆、尿液、细胞裂解液、5%葡萄糖样品的处理均采用甲醇沉淀蛋白法处理。结果:甲氨蝶呤与左乙拉西坦的检测方法专属性高,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甲氨蝶呤与左乙拉西坦的标准曲线的方程分别为:Y=0.0415X+0.0713,r=0.9970、Y=0.0784X+0.0263,r=0.9978。甲氨蝶呤与左乙拉西坦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5 ng?mL-1、0.5μg?mL-1;日内、日间RSD<15%;相对回收率在85-115%范围内。基质效应、提取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指导原则的要求。第二部分甲氨蝶呤和左乙拉西坦在大鼠体内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目的:研究甲氨蝶呤与左乙拉西坦在大鼠体内的相互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体内口服吸收试验、肾排泄试验、翻转肠试验、Caco-2细胞试验以及肝肾毒性的研究,探讨甲氨蝶呤与左乙拉西坦的相互作用的靶点及相关机制。结果:甲氨蝶呤与左乙拉西坦合用后,甲氨蝶呤的Cmax、AUC0-t、AUC0-∞值升高,CL、MRT值下降,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乙拉西坦的CL、MRT有一定的上升趋势,Cmax、AUC0-t、AUC0-∞有一定的下降趋势,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药合用后发生了相互作用。两药合用后,甲氨蝶呤的肾排泄显著增加,左乙拉西坦的肾排泄显著降低;与左乙拉西坦合用后甲氨蝶呤在翻转肠浆膜侧的浓度显著增加,其作用表现为时间依赖性;P-糖蛋白探针底物(维拉帕米、地高辛)和左乙拉西坦均可增加甲氨蝶呤在Caco-2细胞的摄取,且左乙拉西坦的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病理切片的结果显示两药合用后大鼠的肝肾毒性显著增加。结论:1.本实验建立的UPLC-MS/MS法测定生物样本中甲氨蝶呤和左乙拉西坦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简便的特点,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质量控制要求。2.大鼠口服合用甲氨蝶呤和左乙拉西坦后,甲氨蝶呤在肠道的外排减少、吸收增加,引起血药浓度升高,并且肾脏排泄增加,导致大鼠肾损害加重。其原因可能是左乙拉西坦与甲氨蝶呤在大鼠体内竞争小肠部位的P-gp。提示临床上联合使用甲氨蝶呤和左乙拉西坦时需调整甲氨蝶呤的剂量,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其他文献
<正>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科右中旗地区地域狭长,村屯分散,本设计中变电站的建设地点科右中旗西尔根地区目前尚无66kV变电站,仅由一条10kV线路供电,由于线路供电半径较大,使得西尔根地区的电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西尔根地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每年夏季水浇地负荷高峰时期,供电电压都会明显降低,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加之近年来西尔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落户企业迅速增多,政府规划负荷逐年增长,本着国网
<正>图1所示为某多功能厅的现场照片。初看起来无可挑剔,LED主显示屏、液晶辅助显示屏,可称得上豪华配置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音响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经常产生啸叫,开会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直径≤2.5μm的细颗粒物(PM2.5),其化学成分不同毒性也不相同。不同的人群可能会受到不同成分的PM2.5暴露。[目的]调查是否不同种族/民族、年龄、
美国《中风》杂志(2013年3月14日)刊登的研究论文称,日本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常喝绿茶和咖啡的人,出现中风的风险更低,如果日常生活中两种饮品都经常饮用,降低中风风险的效果
期刊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曲艺是一种以说唱为主要特征,最具民族性和大众性的艺术门类。综观全球,说唱艺术并非中国独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各具特色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从这
通过详细分析光伏电池的特性,设计了基于Boost电路的滑模变结构控制(SMVSC)策略来实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变阈值切换的SMVSC+PI控制策略实现最大功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临床预见习的实施情况和学生对预见习的评价。方法 265名大学二年级护理本科生在暑假期间进行为期10d的临床预见习,预见习结束后,采用自设问卷对学生进行
本综述总结利用中草药治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前研究及其潜在的机制,是首个针对中草药治疗癌症恶病质动物模型成效进行系统性回顾评价的研究。本文通过检索PubMed、EMBASE、All
对我国高校师资质量的每项因素进行翔实的统计,并做了对比分析。按国家教育导向搜集和统计高校师资质量因素,各以30所高校作为统计样本,分别对985院校、211院校和普通高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