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出现全面快速的发展。然而目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总量不足,渠道单一,时效性差,服务主体的服务意识薄弱,使得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极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一种有效的工具或途径使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各供给主体能协同合作以增强服务能力,同时提高服务对象等主体对公共服务过程的监督能力,保证公众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通过有效渠道及时提供给分布分散、个体差异化程度高的服务对象,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并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移动互联网和微博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一种低成本、广用户基础和便捷快速的技术工具。我国基层政府已着手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各种模式,力求借此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实践探索应立足于实际需求,并有理论指导。目前,信息技术导入的研究大多聚焦在服务过程。信息技术导入服务过程中对组织能力的提升是研究组织绩效作用机理的一种重要方面。其中,信息系统能力观和能力层级观是两个重要理论视角。在公共服务领域,移动服务和微博服务等信息技术的导入和应用对服务绩效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还是基于传统互联网的电子政务服务绩效的研究,相关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新兴信息技术情境还不得而知。因此,探索移动互联网和微博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导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后对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嵊州市作为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100个电子政务服务试点县之一,利用基于移动微博技术的移动民情微群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效果显著,先后受到人民日报和新华网等媒体的关注,产生广泛积极的社会影响。基于此,本文以移动民情微群为研究对象,探索移动微博技术导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过程对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本文从移动微博技术导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过程出发,以信息系统能力观和组织能力层级观为理论基础,经探索性案例分析、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探索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具体研究问题有三个:1)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从协同能力和监督能力两个维度判断两种技术对公共服务流程能力的作用,并根据信息系统能力观,研究流程能力对公共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2)本文识别移动微博技术从内容服务能力和服务交付能力两个维度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作用,并根据组织能力层级观,研究信息系统使能的低层级流程能力通过高层级服务能力影响公共服务绩效的中介作用机理。3)本文探讨了代表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的移动民情微群使用率和移动民情微群事件办结率对公共服务流程能力影响公共服务绩效强度的调节作用。通过对嵊州市382个使用移动民情微群的行政村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移动微博技术导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过程提升的服务流程能力会正向影响公共服务绩效;2)移动微博技术提升的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会在公共服务流程能力影响公共服务绩效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除了移动民情微群事件办结率在监督能力和服务氛围间关系不起调节作用外,移动民情微群使用率和移动民情微群事件办结率会在公共服务流程能力两维度和公共服务绩效两维度间关系发挥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基于信息系统能力观解读出移动微博技术导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提升的服务流程能力对公共服务绩效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服务流程能力两维度即协同能力和监督能力对公共服务绩效的正向作用;将信息系统能力观拓展到移动公共服务领域。同时,本文也重新解读基于移动微博技术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维度,提出新兴信息技术导入短期内会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效率的提升,长期将在服务提供者间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2)基于能力层级观解读出移动微博技术导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后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主要包括内容服务能力和服务交付能力,并验证服务能力两维度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流程能力和公共服务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拓展了能力层级观的应用范围;3)识别和判断移动民情微群使用率和移动民情微群事件办结率等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对移动微博技术导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过程在服务流程能力和服务绩效间关系发挥调节作用。总之,本文以浙江省嵊州市各行政村为研究对象,打开了移动徽博技术导入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的黑箱,对基层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基层政府信息技术使能的公共服务新方式的实践启示,具有实践意义。此外,本文弥补了基于信息系统能力观和能力层级观的信息技术导入公共服务领域的流程能力、服务能力和服务绩效间关系的研究空缺,提出并验证移动微博情境下的公共服务绩效作用模型,具有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