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降水空间尺度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l74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水的空间尺度是指连续雨区覆盖空间范围的大小。它与降水的形成机制和物理过程紧密联系,是降水的一个重要特性。研究降水空间尺度,对更全面掌握降水特征,理解降水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助于对数值预报模式结果的定量、精细化评估。本文给出了一套定量识别降水空间尺度的客观方法,利用2008-2013年热带降水测量卫星TRMM 3B42降水产品和中国地面与CMORPH融合降水产品进行降水空间尺度的定量分析,研究空间尺度的分布特征和不同时间尺度变率,分析不同空间尺度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并对大气环流模式CAM5在不同分辨率设置下模拟的降水空间尺度进行初步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降水的空间尺度区域差异明显,且具有显著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整体来看,空间尺度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部海洋的降水空间尺度达600km以上,东部平原地区的空间尺度在440-590km范围内,青藏高原的尺度小于440km。降水空间尺度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空间尺度大值中心基本反映了雨带所在位置,其季节变化与季风雨带的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降水空间尺度自身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东部地区降水空间尺度在清晨达到峰值而高原南缘降水空间尺度的峰值时刻出现在夜间,高原腹地的降水尺度在午后达到峰值。(2)不同空间尺度降水的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青藏高原地区70%的降水是中-β尺度降水,它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为60%左右。对于我国东部地区而言,中-α和中-β降水发生频次相当,对降水量的贡献也较为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分不同空间尺度的降水事件后,可以更好地识别降水日变化的不同模态:中-β尺度降水主要是热力因子导致的对流性降水,在午后达到降水峰值;而中-α尺度的降水日变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3)模式评估结果显示,CAM5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降水空间在我国东部地区与观测结果有较好的对应,但是却没有再现出空间尺度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模式基本再现了降水空间尺度与地形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模式模拟的降水空间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雨带的移动,但是空间尺度大值中心的移动时间偏晚且移动较为集中。三种模式分辨率模拟的不同尺度降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升,模式模拟降水得到的空间尺度分布特征更加趋于实际观测结果。其中改善最明显的是高原地区模拟的小尺度降水频次显著增加。
其他文献
弗雷格在贯彻逻辑主义纲领的同时,率先擎起反心理主义大旗,坚决驱除逻辑学中的心理因素。这对逻辑学的现代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逻辑学的客观化潮流。但是在他的反心
文化因素的多元性,往往会造成个体身份认同的矛盾与紧张,但孔子的身份认同却实现了多元文化因素的统一。孔子在周是殷人后裔,在鲁则是宋的移民,但他对周文化及鲁国存在强烈的
20世纪的逻辑和分析哲学肇始于弗雷袼的反心理主义。本文在概述逻辑和数学中的心理主义之后,分析了弗雷格对心理主义的批判:观念的主观性和內在性,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经验
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之争由来已久。弗雷格和胡塞尔等人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在20世纪初期的逻辑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度导致心理主义陷入绝境,为逻辑学涂上了浓厚的反心理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自2015年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人口老龄化的"红线"。老龄化现象在中国尤为急迫,如何妥善处理老年人群已然成为中国时下急需应对的难题,而乡村中的
在新常态下,推进胜利油田社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必须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实现胜利油田社区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要坚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
针对于监视区域目标参数的测量问题,在考虑到被动式实时监控定位与便携性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标定点的序列图像单镜头测距算法,并实现了核心测距算法.
<正>一、中微子与散裂中子源20世纪以来,在全世界物理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下,中微子物理和实验研究不断取得进步,共有4次重大研究进展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0年,奥地利物理
【正】 概述 联合国一直没有间断对人口趋势进行估价,并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对未来可能的趋向作出系列预测。1980年世界人口曾估计是45亿。根据最近的预测,到2000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