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架构的视频压缩及可靠传输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ka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视频图像采集及传输的应用遍布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而,视频压缩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进行视频压缩,视频压缩标准应运而生。当前应用较广也较成熟的压缩标准为H.264。H.264与之前发布的标准相比,压缩性能上有较大提高,使用也更加灵活,应用范围也更广。H.264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档次和相应的编码工具包。在压缩性能提升的同时,压缩标准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实现编码标准需要先进的硬件及软件的支持。本文在综合考虑后,选用当下应用较广且较实用的FPGA+DSP混合架构来实现视频压缩及可靠传输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为:1.对视频压缩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对视频压缩标准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介绍;接着介绍了视频压缩的基本知识,指出在目前传输技术和存储条件下进行视频压缩是必要的,同时指出视频可以被压缩,是通过去除视频图像中的时间上和空间上及人眼视觉上的冗余来实现的;之后重点介绍了H.264视频压缩标准的详细框架及使用的关键技术:帧间预测、帧内预测、去块滤波器、变换和量化、熵编码及码率控制等。2.对FPGA+DSP的混合架构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应用FPGA进行系统开发的优势及FPGA的器件选型做了研究;接着研究了DSP处理器的特点及DSP器件的选型;最后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基于FPGA+DSP的混合视频架构进行视频压缩传输系统的实现,并确定了FPGA和DSP的选型及各自在视频压缩传输系统中的分工。3.对混合架构的视频压缩传输系统的可用方案进行研究。首先对视频图像可用的预处理方案做了研究,包括针对进入视频压缩传输系统的视频格式的预处理方案,针对视频图像中的亮度和色度信号的可选预处理方案,及针对视频图像的缓存机制可选的方案;接着对FPGA与DSP间协同处理时用到的接口及协议做了研究,包括原始视频的传输、压缩码流的传输以及DSP与FPGA的协同启动;之后对压缩后码流的可靠传输方案进行了研究;最后对解码端系统及可选显示方案进行了研究。4.对混合架构的视频压缩传输系统进行了实现。首先设计出了一个针对特定需求的编码端的方案实现框图,详细说明整个流程及各个模块的功能;最后给出相应的解码端方案实现框图、处理流程及内部设定的部分具体参数,同时给出部分modelsim仿真图。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 在全球的飞速发展,防火墙成为目前最重要的信息安全产品,然而,以边界防御为中心的传统防火墙如今却很难实现安全性能和网络性能之间的平衡。分布式防火墙的提出
随着各种新型通信业务的出现,人们对无线通信信息速率、系统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频谱资源有限,如何高效地使用有限资源,提高谱频利用率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研究的热点。MIM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和新业务的不断出现,无线资源的使用日趋紧张。如何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获得更高的传输效率是当前乃至今后无线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新兴
本论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最近邻原则的图象识别PCA算法。这种算法完全摈弃了在计算图象协方差矩阵时先把图象转化为一维随机向量,然后再计算随机向量协方差矩阵的做法,因
近年来,网络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应用,如实时话音和图像业务,这给拥有有限资源的网络又增添了很大的负担,越来越严重的网络拥塞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些问题,仅增加互联网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一种优秀的线性分组奇偶校验码,可以以距离香农限非常近的速率传输。本文研究在衰落信道下LDPC码的设计与优化分析方法。以BIAWGN信道为基础,先研究LDPC码在
光纤损耗和色散是光纤通信向前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随着光放大器和各种色散补偿技术的采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得以减小或克服,在这种情况下,光纤的偏振模色散(PMD)的影响显得
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向更广的覆盖范围、更大的资源利用率、更高的系统容量以及绿色节能的目标发展。然而,蜂窝移动通信可用的频谱资源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条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第一,介绍软件雷达的系统组成,分析了和初样系统的差异,研究分析了整个雷达系统的基本信号处理算法,包括目标探测子系统和频率监测子系统;第二,详细分
无线移动Ad hoc网络又称MANET网络,是由若干处于平等地位可以自由移动的节点组成的。节点均带有无线收发装置,既可作为主机发送数据也可以作为路由器转发数据,因此当任意两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