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跳远运动中,起跳阶段作为这一项目核心性的环节,在整个跳远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本研究以第12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中取最终决赛的前8名选手的最好一次试跳成绩的技术动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利用了文献资料法、运动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和时相划分的方法,通过对选手各方面技术参数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我国优秀男子跳远选手在与世界选手相比存在的不足的地方,提高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整体的跳跃运动水平,逐步的与世界水平缩小差距。我们最后分析出的结论是:(1)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的水平速度利用率不高,这可能是由于支撑腿的退让工作能力比较弱的缘故。(2)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腾起水平速度比较大,一些运动员的水平位移速度与垂直位移速度配备较为合理,而个别运动员的垂直位移速度比较小,以致使他们的腾起的角度比较小。(3)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和苏雄锋起跳腿的缓冲能力比较强。但其他运动员的缓冲能力比较弱。(4)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蹬伸角度平均值相对偏低。(5)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落地瞬间身体重心点与着地点较远,会加大水平方向运动的阻力,造成上板动作不够积极主动,直接影响最终的起跳效果。(6)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扇面角过大,这可能是造成他们的运动成绩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存在差距的又一重要原因。(7)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的缓冲时间都比较大,占总时间相对较长,也是三个时间段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说明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的缓冲能力相对比较差。(8)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三个时段的起跳时间特征分配为缓冲时间>蹬伸时间>转化,理论上说,这样的时间划分特征会有非常多的不同之处,尤其是缓冲时间和转化时间的划分不合理。
其他文献
交往德育是师生共处主体间意义关系情境,通过对话和理解,得以不断觉解与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活动.交往德育是大学德育发展的必经阶段,它是一种跟灌输德育截然不同的德育理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山东省20所高校的20名体操教师及2002级89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论与建议:1山东省高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先期在国内上市的2.4L常规版本自由光更偏向于城市使用,有一定的越野能力,但还不足以代表JEEP在越野领域的真正实力。那么Trailhawk高性能版的自由光则将越野进行得很彻底,它的
城乡结合地区学校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寻求适合数学学困生愉快学习数学的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以完成数学学困生的教育教学转化工作。 The formation of s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其显著标志之一是相当多的高等院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重组合并.这些原来独立建制、发展各异的高校合并后,由于各方面的
教育是立国之本,学校体育教育经过多年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目标的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球类课程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球类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
防尘防毒措施评价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评价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主要从防尘防毒设施的设置情况及预期效果、建设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自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有的防治工作水平仍呈现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