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在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转分化过程中Lipocalin2蛋白及mRNA的动态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为培养基,在37℃培养箱(5%CO2)内复苏并传代HK-2细胞株,分步做以下实验:
1.在IL-1β诱导的HK-2细胞株转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E-钙粘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Lipocalin2蛋白表达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0.25%胰酶消化后制备细胞悬液,并以1×105/孔接种于预置细胞爬片的6孔培养板中。待细胞60%-80%融合后,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同步化处理24小时,然后加入终浓度为10ng/ml的IL-1β。根据IL-1β作用时间不同分组为:3h组、6h组、12h组、24h组、48h组、72h组,同时设未加IL-1β(用DMEM培养基替代)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每个实验组设3个复孔。各组终止培养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出细胞爬片,用4%多聚甲醛固定,0.3% Triton X-100破膜,3%H2O2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5%BSA封闭非特异抗原后滴加一抗(羊抗人E-cad 1:100,小鼠抗人α-SMA 1:100,小鼠抗人Lipocalin2 1:400,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4℃孵育过夜,再滴加二抗,37℃孵育20 min,DAB显色,苏木素复染,盐酸酒精分化,酒精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封片剂封片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α-SMA、E-cad及Lipocalin2蛋白表达,并采用Image-Pro P1uS(IPP)6.0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
2.Lipocalin2 mRNA在IL-1β诱导的HK-2细胞株转分化过程中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0.25%胰酶消化后制备细胞悬液,并以1×105/孔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待细胞60%-80%融合后,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同步化处理24小时,然后加入终浓度为10 ng/ml的IL-1β。根据IL-1β作用时间不同分组为:3h组、6h组、12h组、24h组、48h组、72h组,同时设未加IL-1β(用DMEM培养基替代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每个实验组设3个复孔。取1×106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然后进行Lipocalin2 mRNA的RT-PCR检测,PCR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在凝胶成像仪下观察Lipocalin2 mRNA的变化,并用Multi Gauge V3.0分析软件对PCR条带进行平均面积灰度扫描分析。
结果:
1.在IL-1β诱导的HK-2细胞株转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变化:空白对照组HK-2细胞呈立方形或球形,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铺路石样特征,IL-1β刺激细胞3h、6h、12h细胞形态改变不甚明显,24h少量细胞拉长、肥大,呈梭形样改变,48h更多细胞呈长梭形,72h呈梭形改变的细胞比例更大,细胞虽铺满单层,但细胞间隙增大,丧失“铺路石"样改变。
2.细胞E-cad及α-SMA蛋白在IL-1β诱导的HK-2细胞株转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细胞E-cad及α-SMA蛋白均在胞浆表达,DAB染色为棕黄色或黄色。空白对照组HK-2细胞形态正常,胞核呈淡蓝色,几乎无a-SMA表达,而E-cad染色呈强阳性。IL-1β刺激3h细胞E-cad表达无明显变化,6h细胞E-cad表达较刺激前减弱,随IL-1β作用时间的延长, E-cad表达逐渐减少。IL-1β刺激3h及6h细胞α-SMA表达无明显变化,12h α-SMA表达明显上调,随IL-1β作用时间的延长,α-SMA表达进一步增加,高峰出现在72h作用时间点。
3.细胞Lipocalin2 mRNA及蛋白在IL-1β诱导的HK-2细胞株转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IL-1β刺激3h及6h Lipocalin2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12h Lipocalin2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为空白对照组的1.7倍,48h达高峰,为空白对照组的2.8倍,72h下降。Lipocalin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的胞浆之中,DAB染色为棕黄色或黄色。Lipocalin2蛋白表达与Lipocalin2 mRNA表达同步,IL-1β刺激12h细胞Lipocalin2染色明显增加,48h达到高峰,72h下降。
结论:
1.IL-1β可时间依赖性的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2.在IL-1β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Lipocalin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呈先增高后下降的同步变化,提示Lipocalin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