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元素,铝元素占地壳表面元素总量的8%。纯铝柔软并且机械强度差,但如果与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则机械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热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本文对应用广泛的铝基母合金的制取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以期达到节能、减少损失、降低成本的目的。具体的研究内容是按工业铝电解槽的生产状况,向电解槽中加入合金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直接电解制取各种铝基母合金。通过这些研究工作为今后实际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本文以冰晶石-氧化铝为基本电解质,加入欲制取的母合金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直接电解制取母合金,分别得到了Al-Mg、Al-Si、Al-Ti、Al-RE、Al-Nd、Al-Cu合金。除了基本电解质外,还添加了必要的添加剂,以改善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1.MgO在Na3AlF6-Al2O3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但是由于Al3+与Mg2+的析出电位相差近0.2V,Al总是优先放电析出。为了能够析出更高含量的Mg,必须改变Mg2+在电解质中的浓度,降低其分解电压,使之与Al3+接近,二者共同在阴极析出。添加MgF2可以抑制反应3MgO+2AlF3=Al2O3+3MgF2的发生,有利于合金中Mg含量的提高。Mg含量可达到10%以上。
2.实验制取了含Si超过30%以上的Al-Si合金,这一含量超过了文献报道数值。Si在Al中的分布呈针片状,典型的过共晶形貌。在试样的抛光面清晰可见暗纹。加入电解质中的SiO2的质量分数在5%以下,都可以很好的溶解于电解质中。最佳工艺条件为冰晶石分子比为2.2,Al2O3与SiO2的质量分数均为5%,电解温度960℃。
3.制取了Ti含量不同的Al-Ti合金,含Ti最低9%,最高超过30%。合金中Ti含量越高,合金的流动性越不好。通过实验考察,低Ti含量的合金(一般2%以下),合金的流动性好。在冰晶石分子比2.2,5%Al2O3,加入2%TiO2电解,产品中的Ti可达30%以上。比较适宜的电解质组成是5%Al2O3-1%TiO2-Na3AlF6。电解温度950℃左右,合金中Ti在9%左右,而且合金的流动性相对较好。
4.探索在铝电解槽中加入混合碳酸稀土,直接电解制取Al-RE合金。采用碳酸稀土而不用稀土氧化物的原因一是碳酸稀土价格较便宜,容易得到;二是碳酸盐在高温下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在电解槽中起到搅拌的作用,对于稀土的溶解有益。比较好的实验参数是当分子比为2.2,Al2O3的质量分数为5%时,混合碳酸稀土的加入量1%,电解温度930℃。稀土金属在Al中呈网格状,而且改善了产物的聚集状态,合金聚集非常好。合金中Ce的含量最高可到11%。
5.热力学分析表明,在920℃,Al不能够还原氧化钕Nd2O3。在炭电极上Nd2O3的分解电压比Al2O3要高约0.28V,二者不可能在阴极同时放电析出。在含5%Al2O3的冰晶石中加入0.5%~2%的Nd2O3,电解得到了Al-Nd合金。反应机理可能是有某种催化作用,改变了反应的自由能,使得二者可以共同析出。较好的实验参数是:电解质组成为1%Nd2O3-5%Al2O3-Na3AlF6(余量),电解温度920~930℃。合金中Nd含量接近4%。Nd在Al中呈网格或骨架状分布。
6.按3%Al2O3,1%~5%CuO,余量为Na3AlF6的电解质组成,在940~960℃温度下电解,制取不同Cu含量的Al-Cu合金,含Cu最低0.7%,最高11%以上。比较好的情况是电解质中添加3%~4%CuO,所得产品的Cu分布均匀,电解过程电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