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增强的跨文化普遍性:信息加工中的趋近—回避动机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是个体自我积极评价倾向的一种有力表现,指个体选择性地关注、强调与夸大自我积极的方面(Taylor S E,2003)。它既是一种促使人们选择性地针对与自我有关的积极信息做出反应的需要或动机(自我增强动机),也是被试在涉及自我评价的研究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认知或行为上的偏向(自我增强偏向)。自我增强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学业成绩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有关自我增强动机的跨文化普遍性问题在已有文献中广为关注。目前存着两种观点。种观点称为文化自我观点(cultural self-view),由Markus和Kitayama(1991)提出,自我增强具有相对性,是个人主义文化的一种心理表现,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与文化自我观点相对立的观点认为,自我增强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Sedikides,2003)。趋近和回避动机是考察存在自我增强动机与否的一个指标(Heine & Emma,2009)。趋近动机关注于进步、成功和志向,它与积极结果的出现和没有出项相关联。回避动机关注平安、责任和义务,它和消极结果的出现和没有出现相关联(Georgios D. Sideridis 2008)。很多证据表明在趋近-回避动机上存在文化差异,趋近-回避动机在相当程度上由文化经历塑造。西方已有研究显示西方人占优势的是趋近动机,具有自我增强动机,而东亚被试占优势的是回避动机,即不具有自我增强的动机。Heine2009年的研究设计了三个实验,分别收集生活事件、影评和书评,考察日本和加拿大被试趋近——回避动机的文化差异。有趋近倾向的北美人对于积极事件发生与否的信息更为敏感,而有回避倾向的东亚人对于消极事件发生与否的信息更为敏感。即美国人对于趋近型信息敏感,日本人对于回避型的信息敏感,这一现象不受信息的总效应是好还是坏的影响(Steven J.Heine,2009)。鉴于已有研究中对自我增强是否具有跨文化普遍性存在很多争论,本研究立足内容差异观,对西方的研究结果提出质疑,采用Heine (2009)的阅读-回忆范式考察中国被试占优势的是趋近动机还是回避动机。研究一采用Heine2009年的阅读回忆范式,并与之研究结果作对比。在中国大学生中搜集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根据被试对各类生活事件回忆量考察其占优势的是趋近动机还是回避动机。进而考察中国被试是否具有自我增强的动机。研究二是研究一的平行实验,选取不同的被试,和不同的实验材料,进一步研究中国被试中占优势的是趋近动机还是回避动机。从而进一步考察中国被试是否具有自我增强的动机。研究三是在研究一和研究二的基础上,对趋近/回避动机的存在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关系进行探讨。筛选不同文化取向的被试,考察他们占优势的动机是趋近动机还是回避动机。中国大学生存在趋近动机,并不能充分说明趋近动机就普遍存在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文化背景下。如果无论被试是集体主义取向,还是个人主义取向,都有着趋近动机,则能充分说明趋近动机的文化普遍性;而如果趋近动机仅仅存在于集体主义取向的个体中,则说明趋近动机是个体主义文化特有的。结果发现,在分别以生活事件和电影评价为学习材料的研究1和研究2两项研究中,被试回忆出来的趋近条目都显著高于回避条目,表明中国被试的趋近动机也是显著高于回避动机的,即具有自我增强的动机。而研究3中,对于个体主义取向组和集体主义取向组,他们的趋近事件回忆量都显著高于回避事件的回忆量,表明两组被试占优势的都是趋近动机而非回避动机。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不同于Heine认为的东亚被试占优势的是回避动机这一研究结果,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同西方被试一样,中国被试回忆起的趋近型信息显著高于回避型,这证明了相较于回避动机,中国被试也是趋近动机占优势的,从信息加工中的趋近-回避动机这一视角出发,同西方国家一样,中国被试是具有自我增强的,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不同。为自我增强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同时也为内容差异观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六届代表大会和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时间段来划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四个阶
自立人格是我国传统文化所重视的积极人格品质,并被视为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据此可以假设:自立人格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人格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是否表现出心身症状
从国家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来看,就业面临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由于就业压力,毕业生在就业前势必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产生焦虑情绪,就业焦虑会大大影响
幸福感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传入我国。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的标准对自身生活做出整体性评价,它包括三个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它是衡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聋人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生理缺陷、社会偏见等原因,聋人大学生的就业较健
员工是企业创造价值或财富的生力军。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员工的心理和谐水平,不仅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状态,提升工作业绩,也能促进企业和谐、增强企业凝聚力。心理和谐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目的是根据单幅或者多幅低分辨率图像,采用信号处理技术,重建出高分辨率图像,其可分为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和多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本文主要研究单幅图像
微波推进的电磁发动机(EmD rive)技术现已获广泛认同。在推进力的反方向产生的加速、反作用力遵守Newton力学,可能产生10mN/kW至1000mN/kW的推力。基本器件是一个圆锥状的封闭
情绪弹性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的情绪能力,是指人体在面对负面情绪刺激时能保持积极情绪,并能很快认识到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从负面情绪中迅速恢复的能力。情绪弹性对
目的:调查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现状及三者的相互关系,考察应对方式在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之间的中介作用,一方面希望能丰富和深化大学生自我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