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资源竞争加剧、政策保护渐失、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与国际企业相比悬殊等一系列挑战,而很显然,我国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化程度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也就是说竞争力普遍较低,这一点西部企业尤其突出。企业竞争力是产业内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谋求并保持最大收益的能力。因此,如何评价企业竞争力,企业应如何握住历史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基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针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乳制品行业是我国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行业之一,属于朝阳产业。过去的10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并仍具有具大的发展潜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乳制品行业涌现出一批很有竞争力的企业,部分企业知名度很高,人气指数很旺。伴随着竞争力理论的不断发展,对该行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分析和研究该行业的某个具体企业竞争力的论文并不是很多。笔者作为内蒙人,为自己的家乡能够有伊利、蒙牛这样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乳制品名牌企业深感骄傲,两大企业的迅速发展更是企业如何将地区资源优势转换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并有效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因而笔者认为本选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值得西部其他企业和地区学习借鉴。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和评价企业竞争力时运用了因素分析法。文章吸收了国内外学者在企业竞争力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并运用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乳制品企业竞争力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企业竞争力理论运用到对西部地区具体企业的研究中,运用因素分析法,通过具体分析影响伊利、蒙牛两大乳制品企业竞争力的多项因素,评价了两大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并阐明了两大企业在品牌、人才、奶源、资本、创新等方面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并就如何保持和提升内蒙古地区乳制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展开分析和探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以上研究是对如何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有益的、探索性的补充。最后,通过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施的“奶业兴市”战略,打造“中国乳都”品牌的发展思路的分析,阐述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企业自身以及该区以期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乃至整个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和推动作用部地区经济发展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