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用户对整车舒适性需求的不断提高,车辆的噪声控制水平已成为将来各厂家竞争的焦点。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初纷纷以法规和标准的形式来控制车辆的噪声。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 NVH)是衡量车辆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问题,它给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有统计资料显示,整车约有1/3的故障问题是和车辆的NVH问题有关系,而各大公司有近20%的研发费用消耗在解决车辆的NVH问题上。目前,我国执行的发动机噪声限值标准是:GB 14097--1999,该标准根据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规定了中小功率发动机的噪声限值。我们这次项目拟采用的发动机是4A3LP-T76,该机型标定功率为70KW,标定转速为2300rpm。根据发动机噪声限值标准可以查到4A3LP-T76机型的声功率级限值为113dB(A),而通过九点法测试的该机型的噪声声功率级为114dB(A),这说明本课题项目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为了对噪声进行控制和治理,必须对噪声的声学特征、噪声频谱进行分析。而噪声的物理度量和噪声的主观评价量包括声压、声强、声功率、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响度和响度级等。本文通过使用B&K的噪声源定位测试系统,分别从发动机前端、进气侧和排气侧三个方面找出试验发动机的噪声散射集中位置,通过分析,得出降噪减振的主要零部件顺序为齿轮系---齿轮室盖优化---进气消声---增压器回油管优化---油底壳优化---喷油泵壳体优化及消声处理---双轴平衡设计优化;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们决定优先优化齿轮室盖和油底壳这两个薄壁件。通过模态分析确定零部件固频、发动机固有激励频率和响应频率,确定主要优化频率,分别通过拓扑优化的模式进行齿轮室盖和油底壳的结构优化,生成新的模型,并试制样件,进行试验,从而确定优化方向的正确性,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噪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