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重复、替代与省略对比以及翻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种语言在语言手段的应用上都有区别于另一种语言的明显特征。正是这些特征,造成了翻译上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广大的翻译人员、翻译爱好者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建立在对比语言学基础之上的翻译理论更是为人们所推崇。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体会。”许多的翻译家也认为,“一切的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应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对比是基础,笔者也赞同这一基本立场,但笔者同时认为,如果仅仅把对比建立在语言的表层之上,进行纯粹的主谓宾的分析是肤浅的对比。要让翻译事业有所进步,更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必须探索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探索语言、思维、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本质关系能进一步揭示不同语言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也才能进一步揭示翻译的实质。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从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思维开始的,对某具体事物进行思维会形成一条思维流,而这种思维流是由许多语言形式的意义构成的。例如,我们发言前,常常打腹稿,这就是以内部语言的形式组织的一条思维流,然后再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语言的特殊性。但是,不论用哪种语言表达,都必须完整地连贯地再现那条思维流。翻译的转换应该是对一种言语的内容进行转换,将一种言语的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言语思维的内容。重复、替代和省略在汉英语言中的用法是不同的,但它们背后的思维流的内容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才能进行语言间的转换。 汉语民族倾向于使用重复手段,而英语民族常用替代和省略回避重复。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本文对比了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主体思维、直觉思维及中国人讲究偶式对称的美学心理,揭示了汉语注重重复而英语注重替代和省略的内在成因。这些深层次的对比能进一步阐释汉英语言的区别,有利于汉英语言间的交换。本文框架及要义可分述如下: 第1部分:进行理论分析,从中西思维模式和美学思想的互异辨析中来探究汉英语重复、替代和省略手段运用差异的内在成因。 第2部分:对比分析汉英语重复、替代和省略手段的差异。 第3部分: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研究,探讨重复技巧在英译汉中的运用,同时也论证了在汉英语言交换中,重复、替代和省略手段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翻译时要灵活运用。 第4部分:结语通过对汉英语言中的重复、替代和省略现象进行一些探索性研讨,本文认为,汉民族的整体思维、主体思维和直觉思维是汉语注重重复、简约这一意合趋向的能动的理性根源;英语中注重替代和省略这一形合特征则是西方民族依照个体思维对其语言的发展走向做出的自然选择。翻译时,应自觉尊重各自语言事实。
其他文献
如何在新型的学习文化中,真正促进学习者的化学学习与科学素养的发展是当今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议题。对此,笔者选择的研究视角是: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面向学习
本文旨在探讨针对视神经脊髓炎(NMO)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以下简称“醒法”)为核心的综合诊疗模式及其创新点。通过对NMO发病、病因、病理、治疗、预后的认识,参阅针灸治疗脊髓炎、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网络安全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网络环境中的身份认证技术是网络安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网络应用的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身份
本试验选用80头后备母猪平均体重50±1.2kg。按品种、日龄、体重相近、健康体况良好的两元杂交(长白×大约克)。按随机分组试验方法,分成A、B、C、D4个组。以玉米、豆粕、鱼粉为
本文试图以当前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脑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论据,分析考察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变量,归结基于情境认知的英语教学模式,求解我国新世纪英语教学改革之路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蚕丝业是我国典型的外向型产业,茧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我国蚕丝生产量约2/3用于出口,1950—2000年的51年间我国丝绸出口创
论文主要研究基于企业内联网(Intranet)的视频监控系统及视频传输技术,主要工作包括: (1) 总结并分析了视频信号编解码原理及应用。 (2) 完成了基于企业内联网的视频监
处方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有别于其它商品的特点。处方药的最终消费者是患者,而处方药购买的决策者则在很大程度上由患者之外的处方医生或其家人来承担。这一产品特性不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进,新课程走进了师生们的生活。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较大的创新。
本文从内在修辞决定外在修辞,言说方式同时也是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的角度深度审视“寓言”概念。认为它不仅是一个修辞学或诗学的概念,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原则:即用一个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