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老旧小区的空间环境质量已经与居民日益增长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标志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为一项国家性的战略与行动。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我国1亿以上居民的居住生活问题,它不仅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21世纪开始,国内一些一线城市已经开展城市更新的实践与研究,2015年广州市成立城市更新局并首创性地提出“微改造”模式,说明我国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开启了新纪元。然而,目前我国微改造仍然面临处在发展阶段的问题,不仅相关理论研究有待开创积累,各地实践也存在改造内容不同、标准不一、效果各异等现象。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不仅仅对我国微改造的实施能够起到指引作用,还能推动我国微改造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因此本文尝试建立一个老旧小区微改造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加入反映微改造改造内容的指标来客观评价微改造的实施情况,从而判断老旧小区空间环境提升的效果,为微改造的实施提供可参考的指引。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首先对国内外老旧社区的更新历程进行了梳理,由于缺乏专门针对老旧小区空间环境微改造方面的指标,笔者结合居住区的空间环境的设计和相关评定标准,对现有的老旧小区空间环境改造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必须以反映微改造过程的指标来系统构建微改造指标体系的结论。(2)在以上结论指引下,为使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系统、客观,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老旧小区以及其空间环境特征,总结目前各地微改造导则中的改造内容,基于空间环境构成角度系统提出了对微改造进行评价的五个关键的要素。(3)在此基础之上,明确微改造空间环境指标体系的内涵,并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步骤、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原则,搭建了老旧小区空间环境指标体系。建立好指标体系之后,通过提出指标层的定性定量评价内容,明确了老旧小区空间环境微改造的评价体系。(4)最后,选取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街仰忠社区进行了实例评价和研究。对该老旧小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采用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对仰忠社区实施微改造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