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四位,女性恶性肿瘤第三位,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被新诊断为结直肠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饮食结构的转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对于探索结直肠癌的发展、转移的机制,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正确评估各种药物及治疗方案的疗效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建立一种稳定的裸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以期在此平台上创建高转移细胞系,便于后期进行相关分子机制及药物疗效试验、肿瘤微环境等方向的研究,并期待结合临床,指导治疗。方法1动物实验:(1)主要方法:裸鼠盲肠浆膜下肿瘤细胞注射法:将CT26.WT鼠结肠癌细胞悬液0.05m1(1*105/只)注射入BALB/C裸鼠盲肠壁,建立裸鼠盲肠原位肿瘤。(2)辅助方法:裸鼠皮下成瘤法:将CT26.WT鼠结肠癌细胞悬液0.2m1(1*106/只)注射入BALB/C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的生长及比较各代肿瘤细胞的成瘤效率。2细胞实验:(1)转移瘤组织直接剪碎培养法:此方法一般用于数量较少且瘤径相对较大之肝脏转移瘤的原代培养。(2):鼠肝脏切取消化培养法:此方法适合于较弥漫性分布且瘤径普遍较小之肝脏转移瘤的原代培养。结果(1)成功建立CT26.WT鼠结肠癌细胞盲肠原位结直肠肿瘤模型;(2)成功建立CT26.WT鼠结肠癌细胞盲肠至肝转移动物模型;(3)成功培养出CT26.WT鼠结肠癌细胞第一代肝转移细胞系CT26.WT M1;(4)成功培养出CT26.WT鼠结肠癌细胞第二代肝转移细胞系CT26.WT M2;(5)成功培养出CT26.WT鼠结肠癌细胞第三代肝转移细胞系CT26.WT M3。(6)成功完成M0、M1、M2、M3四代细胞之间增殖与转移能力的初步评价。结论:(1)从方法学角度来说,利用裸鼠盲肠原位接种法创建大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较其他方法更客观、更具有应用价值;(2)肝转移肿瘤细胞较原位肿瘤细胞更具有增值与转移能力,本实验成功提炼出了高转移能力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