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鼠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85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四位,女性恶性肿瘤第三位,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被新诊断为结直肠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饮食结构的转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对于探索结直肠癌的发展、转移的机制,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正确评估各种药物及治疗方案的疗效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建立一种稳定的裸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以期在此平台上创建高转移细胞系,便于后期进行相关分子机制及药物疗效试验、肿瘤微环境等方向的研究,并期待结合临床,指导治疗。方法1动物实验:(1)主要方法:裸鼠盲肠浆膜下肿瘤细胞注射法:将CT26.WT鼠结肠癌细胞悬液0.05m1(1*105/只)注射入BALB/C裸鼠盲肠壁,建立裸鼠盲肠原位肿瘤。(2)辅助方法:裸鼠皮下成瘤法:将CT26.WT鼠结肠癌细胞悬液0.2m1(1*106/只)注射入BALB/C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的生长及比较各代肿瘤细胞的成瘤效率。2细胞实验:(1)转移瘤组织直接剪碎培养法:此方法一般用于数量较少且瘤径相对较大之肝脏转移瘤的原代培养。(2):鼠肝脏切取消化培养法:此方法适合于较弥漫性分布且瘤径普遍较小之肝脏转移瘤的原代培养。结果(1)成功建立CT26.WT鼠结肠癌细胞盲肠原位结直肠肿瘤模型;(2)成功建立CT26.WT鼠结肠癌细胞盲肠至肝转移动物模型;(3)成功培养出CT26.WT鼠结肠癌细胞第一代肝转移细胞系CT26.WT M1;(4)成功培养出CT26.WT鼠结肠癌细胞第二代肝转移细胞系CT26.WT M2;(5)成功培养出CT26.WT鼠结肠癌细胞第三代肝转移细胞系CT26.WT M3。(6)成功完成M0、M1、M2、M3四代细胞之间增殖与转移能力的初步评价。结论:(1)从方法学角度来说,利用裸鼠盲肠原位接种法创建大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较其他方法更客观、更具有应用价值;(2)肝转移肿瘤细胞较原位肿瘤细胞更具有增值与转移能力,本实验成功提炼出了高转移能力细胞系。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在政策、市场的多方协力作用下,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经济的飞速发展,累积到一定阶段引起了社会形态的转变,而社会形态的转变作用于大众的消费行为,形成了注重商
技术创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企业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单元,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国际和社会环境下,摆脱发展的束缚,突破自身的瓶颈都
投资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企业的投资决策作为现代公司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公司创造自身价值和推动一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是拉动
笔者以某死缓案件为切入点,将该案拓展为更极端的情形,放大存在的问题,指出现行刑法规定在发现漏罪后,不认可前罪执行期间所获减刑的制度设计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不合理性,可能导致明
在WTO多边贸易谈判中,农业谈判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在乌拉圭回合中,农业法律问题开始进入多边谈判,并签订了《农业协定》。多哈谈判自2001年开始以来各成员在农产品问题上的
关节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可导致关节炎的发生而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由于软骨缺乏血运,且不含祖干细胞,关节软骨的修复能力受到限制,至今临床上尚未有一个有效的
全国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要求,即把“课堂”还给学生。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仍采用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这不仅
文章基于利用弦振动理论以及预应力锚杆张力与系统弹簧系数的关系来测试预应力锚杆张力的研究,通过试验测试预应力锚杆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各个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提出
虽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不断优化,但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在不断攀升.因此“治未病”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CpG island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创举。它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