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最主要原因。临床上由于肾穿刺病理检查的局限性,目前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主要依据是尿微量白蛋白。然而,在尿微量白蛋白出现之前的早期肾脏损害则被忽略。寻找能够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的特异性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研究发现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均表达于近端小管上皮,且在多种急、慢性肾损伤中显著升高,与肾损伤程度成正相关,其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值得探讨。本实验通过检测尿L-FABP、KIM-1、NGAL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各组中的浓度,观察其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eGFR相关性,比较三个肾小管标记物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DM)患者118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DM患者分为DM对照组(44例)、DM微量白蛋白尿组(41例)以及DM大量蛋白尿组(33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各组清晨清洁中段尿5ml,取上清液。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ycult biotech、R&D systerm、Ray Biotech)分别检测尿液中L-FABP、KIM-1、NGAL浓度。所有尿液检测指标经尿肌酐校正。结果:1.各检测指标在不同组的变化:尿L-FABP及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DM各组中其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随着UACR的增加也逐渐升高,DM大量蛋白尿组时浓度最高(P<0.05);尿KIM-1在DM组中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在糖尿病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NGAL在DM微量白蛋白尿组及DM大量尿蛋白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DM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检测指标与UACR及eGFR的相关性:尿L-FABP、KIM-1、NGAL及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与UACR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9、0.427、0.327、0.726,P值均<0.001;与eGFR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3、-0.247、-0.159、-0.917,仅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尿NGAL、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2.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可反映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对糖尿病肾病分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尿L-FABP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尿KIM-1和尿NGAL。因其检测方便、无创,可能成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理想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