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是当今成就动机理论研究中的前沿课题,是运动心理学中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在对运动心理学中成就目标定向的理论来源、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评述的基础上,以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抽样调查,采用修订的《体育运动中2×2成就目标定向》问卷,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路经分析等方法,探讨体育运动中2×2成就目标定向在不同性别运动员上存在的差异,及其与自尊、自我设限三者的相关关系,并构建成就目标定向、自尊和自我设限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自尊作为中介变量在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设限关系中的作用,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在体育运动中如何提高自尊,确定正确的目标定向,预防自我设限心理的出现提出意见和建议。研究的结论如下:第一,修订的体育运动中的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并验证了体育运动中成就目标定向的四因素结构,即:掌握趋近目标定向、掌握回避目标定向、成绩趋近目标定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第二,对成就目标定向进行了不同性别运动员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男女运动员只在成绩趋近目标定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有更多的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趋近目标,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有更多的成绩回避目标。第三,探索了成就目标定向各维度、自尊和自我设限三者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掌握趋近目标定向和成绩趋近目标定向与自尊正相关,与自我设限负相关;掌握回避目标定向与自尊负相关,与自我设限正相关;成绩回避目标与自尊不相关;与自我设限正相关;自尊与自我设限负相关。第四,探讨了自尊的中介效应作用,结果显示成就目标定向四因素既通过自尊为中介又直接影响自我设限。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的意义,具体如下:(1)理论价值虽然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在国外引起了许多体育运动心理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但国内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却较少涉及这一概念。体育运动中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结构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因此,本研究在对以往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的成就目标定向的理论结构进行研究,并且与自尊、自我设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三者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得出自尊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从而为有关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和自尊作用的研究拓展了内容,也将为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结构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理论依据。(2)实践价值由于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的心理也受到某些方面的不良影响。然而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与良好的情绪,已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学生今后从事体育活动的原动力来自于运动后的良好心境、自尊体验和成就感的获得,以及及时预防运动中出现的不良心态。本研究对成就目标定向与自尊、自我设限关系进行了探讨,可以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目标模式、提高自尊、预防自我设限心理的出现提供理论依据;对体育运动中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结构的研究,可以从活动目标的角度对运动动机进行分析,提高了运动动机研究的操作化水平,促进目标设置技术的发展,为创造良好的课堂动机气氛提供依据。同时,本研究在探讨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得出自尊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尊的作用,从而在体育运动中更好的把握自尊的重要性和重大用途,保证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价值感,增强自信心,达到最佳的训练状态,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树立运动员正确的目标定向,提高训练效果的建议:要积极创设体育运动中掌握趋近目标的动机气氛,并在体育运动中正确使用掌握回避目标定向。无论是教练员或还是运动队的管理者都要在培养成绩趋近目标定向的同时建立良性的竞争体制,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建议用于比赛前对运动员进行减压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重视自尊的作用,减少自我设限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