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qgcs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色氨酸作为人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在食品、饲料、医药和化工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随着L-色氨酸应用范围的不断开拓,促使L-色氨酸的需求量日益剧增。随着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等技术的持续进步,整合各类组学信息,为L-色氨酸生产菌种的改良提出更准确全面的策略。研究发现,大肠杆菌L-色氨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弱化系统及转运系统对细胞是否能够大量积累目标产物L-色氨酸非常关键。本研究正基于此,在实验室前期获得的高产L-色氨酸工程菌的基础上,针对L-色氨酸生物合成中的弱化子TrpR和L-色氨酸的转运蛋白TnaB进行修饰,获得新型L-色氨酸的工程菌株,并结合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发酵培养基和工艺优化,获得L-色氨酸产量明显提高的新型工程菌株,并成功实现50L罐的补料分批发酵验证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Red系统介导重组技术,敲除原始工程菌株染色体中trpR,tnaB基因,分别构建trpR,tnaB单基因敲除菌株以及trpR/tnaB双基因敲除菌株,探究基因敲除后的菌株对L-色氨酸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trpR/tnaB双基因敲除菌对合成L-色氨酸影响最大。2.在原有培养基基础上,对改造获得的新型L-色氨酸工程菌株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摇瓶发酵培养基优化,获得L-色氨酸最优发酵培养基,与原始培养基相比,产酸量提高了 45.3%。3.在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对修饰改造菌株进行了 50L罐的补料分批发酵,通过控制发酵液中溶氧,pH以及葡萄糖浓度等参数实现修饰菌株发酵液中L-色氨酸最高浓度可达38.0g/L,较原始工程菌株提高13.4%。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烟草行业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也在不断的革新和完善中,随着烟草行业的不断变革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烟草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渐进式发展,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专业涵养。初中学习阶段的过程中,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积极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成为关键。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初中生物;应用论述  在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中,各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应用中,
针对某地铁车站制动电阻柜室内烟感器受热变形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发热量分析和通风计算发现,多次车辆制动时该房间顶部出现持续时间超过20s的局部高温的情况,此现象是直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迟发型膈疝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2例迟发型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患者继往有明显的外伤史,本次再次出现胸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医疗保健性肺炎(HCAP)在急诊发病比例明显升高。HCAP主要包括:①在过去的90天内因感染在急诊护理病房住院2天或2天以上者;②居住在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