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流动研究——以德阳广福小学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广福镇小学作为个案,通过运用调查、问卷、访谈和文献等方法,从对象、数量、流向、方式、类型、动机和发展趋势七个方面对农村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进行了描述。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流动呈现出由农村小学向城市小学单向流动的不合理趋势。这带来了六大问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断层”,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农村家长对小学教育越来越不满意,开始抱怨和为孩子择校;农村地区小学生源不断外流,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教师、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日益不和谐,增添了许多新的纠纷;农村小学对教师的管理遇到了新的困难,面临新的挑战;城乡间的教育不公平进一步扩大,影响了城乡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 在教育公平的视野下,本研究详细探讨了造成农村小学教师单向不合理流动的内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收入差距、发展空间、教学设施、教师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外部原因包括:城乡二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差异,教育政策缺位和管理体制不甚合理,教育价值偏颇和多元化教育理解不够。 在立体教育观的指导下,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农村小学教师的不合理流动是教育内部众多不公平现象的一种反映和表现。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方面,希望农村教师进一步发扬敬业精神。学校方面,建议农村小学更加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政府方面,建议政府在政策和资源方面进一步增大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倾斜。社会大众方面,希望全社会公民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中华传统美德。
其他文献
本文对印象管理在面试中的匹配进行了研究。文章探讨了招聘者在面试过程中对应聘者印象管理的知觉程度和对使用印象管理策略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面试中印象管理的作用过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了使创造教育能够健康地发展,我们需要研究创造教育目标问题。本文从创造教育的基本概念出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