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人类学无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抑或是作为一种基本视角,其提出为近年来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审美人类学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审美现象和艺术,以文化整体观的视域,以跨文化比较及田野实证,多层次多角度地切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美学研究的形而上研究范式。想要对审美人类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就需要追溯至贾克·玛奎。在1979年出版的《审美人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 anthropology)(下称《导论》)中,贾克·玛奎首次明确提出“审美人类学”的概念,他在书中对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等做了初步界定。他提倡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研究审美现象和艺术;他认为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应该是一种经验式的而非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他倡导用文化整体观和文化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考察审美现象和艺术与现实的诸种关系。他对审美经验进行了泛人类的考察,确定了美感沉思和非工具性形式在审美人类学研究中的中心地位:他根据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和文化唯物主义,确定了生产技术、社会网络和观念构形作为审美人类学文化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的重要性:他成功地将美学研究引入到人类学视野中,对于这两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借鉴有不可忽视的开创之功。鉴于国内学者普遍对贾克·玛奎缺乏深入的认识,因此本文的绪论部分对贾克·玛奎其人和学术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同时对国内外审美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作了简单梳理。本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论文第一部分是贾克·玛奎构建审美人类学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此部分玛奎对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原则、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进行了初步认定。第二部分笔者对贾克·玛奎审美人类学思想的体系建构进行了梳理。玛奎从经验和形式出发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美感沉思经验和非工具性形式的概念,并将它们确定其为审美人类学研究的两个标准。通过对沉思经验和非工具性形式的研究,我们能获得一种客观的、跨文化的和泛人类的审美经验研究。第三部分是审美人类学的文化分析,可以说这部分是玛奎整个思想的落脚点。玛奎精致地将其思想构筑在文化的大观上,他认为审美人类学要解开艺术和现实的难题,文化的影响不能忽略。他从文化整体观出发对文化系统中审美现象和艺术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刻阐释。《导论》一书不仅为审美人类学的学科构建提供指导原则和方法,同时将人类学方法运用到审美现象和艺术研究中的具体阐释中,因此本文的第四部分主要是阐明贾克·玛奎的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意义。这一部分是笔者对玛奎审美人类学思想的总结和浅见,笔者希望能将玛奎的审美人类学思想引介给更多对此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拓宽国内审美人类学的研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