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衰竭中最常见的一类,它是依据肝脏组织病理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的快慢而分类的。ACLF的预后普遍较差,肝脏移植是目前根治各种终末期肝病、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早期快速准确的预测ACLF患者的预后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而快速的诊治该疾病。临床上有很多指标可以用来判断ACLF患者的预后,国内外关于单项血清甲胎蛋白(AFP)和单项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于ACLF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均有大量报道,但两者联合报道却寥寥无几。目的评价血清AFP联合血浆PTA在ACL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ACLF诊断标准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将95例ACLF患者分为好转组(49例)和无效组(46例),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构建数据库,借助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来分析定性资料数据,通过t检验来分析定量资料数据。同时,针对具备意义的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将关系到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筛选出来。比较好转组和无效组AFP、PTA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AFP和PTA的不同水平间的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AFP和PTA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对影响ACLF患者预后有影响意义的因素有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PTA、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AFP,其中P<0.05。2.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以上具备影响作用的指标加以分析,将对ACLF预后产生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筛选出来,仅PTA和AFP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0.01。3.好转组与无效组AFP和PT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好转组明显高于无效组。在AFP和PTA的不同水平上,好转组与无效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对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采用AFP≥80.025μg/L联合PTA≥32.100%来预测ACLF的结局,曲线下面积(AUC)为0.989,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100%。结论1.肝细胞坏死愈重,AFP水平愈低,AFP血清水平值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呈正相关,而且可以是独立的预测指标;肝细胞坏死愈重,PTA下降愈明显,PTA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坏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且可以是独立的预测指标。2.血清AFP和血浆PTA是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采用AFP联合PTA能更准确地预测ACLF患者的预后,且特异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