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排球是体育教学的必修课程,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6人制的硬式排球运动形式。排球运动属于技术主导类的隔网对抗性集体运动项目,硬式排球运动具有高度的专项性和集体性,动作技术复杂,学习难度较大,学习周期长,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加上较为复杂的规则要求,使很多学生感到难以掌握,学生对排球运动缺乏兴趣,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公园排球是新兴的排球运动项目,规则简单、易懂,门槛低,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参与,既可以作为理想的入门排球,也可以用于开展高水平竞技。因此,进行公园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推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排球运动的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现场统计、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院目前开展排球运动的现状、公园排球与硬式排球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业余时间参与排球活动的基本情况做了比较分析,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阶段的学习兴趣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四项技术学习中,发球、垫球技术掌握公园排球班高于硬式排球班。扣球技术掌握公园排球班远高于硬式排球班,二者差异非常显著。传球技术掌握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公园排球与硬式排球比赛相比,比赛用时长,平均每得一分的双方触球次数、来回球次数较多,平均每局发球、接发球失误次数较小。公园排球比赛的连续性强,比赛的精彩性和观赏性高。3、学生对公园排球的课堂学习兴趣远高于硬式排球,并且随着学习的进程学习兴趣不断提高。4、公园排球班学生课外活动频率、活动时间高于硬式排球班。公园排球比硬式排球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更加符合我院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更加喜欢公园排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