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培养我国国民公共意识的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jil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国民在公共生活领域表现出的很多行为缺乏基本的公共意识,这些现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明显相背离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群体生活越来越频繁,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间的交往也越来越紧密,因此,个体之间的公共交往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演绎法,论述了体育运动的教育功能,公共意识的内涵、价值和形成的环境,以及体育运动对我国国民公共意识培养的具体内容和实施途径。当代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其特征具有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和频繁的人际交往,以多种形式的群体活动。在体育领域中,有明确而细致的各种行为规则,并通过仲裁、裁判、大众传媒进行监督和实施。体育运动以它固有得方式鼓励正当发展并加强群体的力量。体育运动在培养有鲜明个性的同时,重视和谐社会气氛,加强人对整个社会的依赖感,使人的情感更为丰富而高尚,平衡而多层面,改变着人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取向。体育运动是一类具有鲜明集体特征的教育活动,要求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遵循严密的组织纪律和集体的共同要求来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式,从而符合体育项目规则和集体活动需要。这些都利于培养人们的公共体育精神,强化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公共意识。通过体育运动可以进一步培养我国国民的法律意识、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环境意识。体育运动在培养我国国民公共意识的过程当中,学校体育是公共意识培养的基础环节;群众体育是公共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奥林匹克运动是培养公共意识的最高境界。通过体育运动的教育功能来加强我国国民公共意识教育,进而提高公共意识对社会的辐射作用,这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我国从2003年起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中小学配置设备和环境建设。截至2007底,各省已经陆续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对人类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教育领域也在因为互联网而变化。在教育领域,无论是教学工具